满唐华彩 第626节(2/2)

&esp;&esp;忽然,嚣张的大笑声响起。

&esp;&esp;有个粗犷的男声在远处道:“我阁罗凤叛唐了,你们能奈我何?我要当这西南真正的王。”

&esp;&esp;“夜郎自大。我大唐义士的刀锋迟早会砍下你的头颅。”

&esp;&esp;“来人,杀了张虔陀。”

&esp;&esp;“啊!”

&esp;&esp;一声惨叫,周围安静下来,房梁上的烛光也暗了许多。

&esp;&esp;李隆基往前走去,发现前面的一座房屋竟已被改造成了一个水池,隔着池,更前方黑黢黢的,看不清是什么。

&esp;&esp;池水不知深浅,但上面有一艘小船,显然得乘这小船过去。

&esp;&esp;小船上,坐着一个小宦官,打扮成了南蛮模样。

&esp;&esp;袁思艺当即上前,指着这小宦官道:“杨八,还不快渡圣人过去?”

&esp;&esp;“奴婢……我……不是杨八,我我我是诚节……”

&esp;&esp;“你想死吗?”

&esp;&esp;“莫吓他,玩嘛。”李隆基笑道:“诚节,你可是阁罗凤的兄弟?”

&esp;&esp;“圣人……这位义士……竟知晓我我我的身份,我因与阁罗凤争权,被流放至此,想去投奔大唐……你们若能助我,我可助你们渡过沼泽。”

&esp;&esp;“不要你渡又如何?”

&esp;&esp;“这沼泽……可可是能吞人的。”

&esp;&esp;“好,你如何才能渡我们所有人过沼泽?”

&esp;&esp;“需每人答对我一个问题。”

&esp;&esp;“问。”

&esp;&esp;杨八最开始还有些紧张,渐渐地放开了,语言也流利起来,道:“诚节久仰大唐文华,须读典籍,方可为唐人,故想向义士求教,子曰‘众恶之,必察焉’,后一句为何?”

&esp;&esp;李隆基还当是什么问题,见如此简单,有些失望,笑道:“众好之,必察焉。”

&esp;&esp;“好,我先渡义士一人。”

&esp;&esp;那船很小,也只能渡一人,陈玄礼留意了一下,池很浅,没什么危险。很快,杨八小心翼翼地把李隆基渡到了小池另一边。

&esp;&esp;之后过来的则是杨玉环。

&esp;&esp;杨玉环觉得十分有趣,与李隆基走到了池的另一边,抬头看去,眼前是一大片砖墙,只有一个紧闭的门。

&esp;&esp;“这要怎么过去?”

&esp;&esp;“此便是‘太和城’了。”李隆基语气充满了自信。

&esp;&esp;杨玉环抬头一看,方才留意到那门上挂着一个牌匾,上书“太和城”三个大字。

&esp;&esp;李隆基虽是初次玩,却显得非常熟练,道:“我们得想办法进入太和城……”

&esp;&esp;谈话间,有几人已过来,但轮到了杨国忠时却出了意外。

&esp;&esp;“我答不出又如何?”杨国忠喊道,“我大可趟过去!”

&esp;&esp;“不可啊……”

&esp;&esp;忽然。

&esp;&esp;“什么人?!”

&esp;&esp;那第一间密林屋里,侧门被打开,有人冲了出来,喊道:“唐人来了!杀了他们!”

&esp;&esp;火光登时熄灭,一片黑暗中只听得喊杀声大作,陈玄礼、高力士皆紧张起来,护在李隆基身前。

&esp;&esp;“放开我!呜!”

&esp;&esp;杨国忠叫嚷了几句,忽然没了声响。

&esp;&esp;“杀了?”

&esp;&esp;“回头领,杨国忠已死!拿下了袁思艺、张垍!”

&esp;&esp;隔着池子,剩下的七人默默等了一会儿,待那些假扮的“南诏兵”离开,李隆基方才轻声骂了一句。

&esp;&esp;“杨国忠这个废物。”

&esp;&esp;李倓则拿出一个火折子点亮了一根火把。

&esp;&esp;李亨大为惊讶,问道:“哪来的?”

&esp;&esp;“方才捡的。”

&esp;&esp;借着火把的光亮,李亨抬头看去,只见那砖墙上方有个气窗,可容一人通过。

&esp;&esp;他看了看四周,发现还有残破的攻城云梯。

&esp;&esp;“父皇,我们可以翻过去。”

&esp;&esp;“不。”李隆基断然拒绝,道:“朕听到城中的梆子声了,城内必有内应,朕要从城门进去。”

&esp;&esp;李亨默然,执礼道:“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