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金吾将军张小敬遂上前,倒也没有碰李亨,只是抬起手,道:“忠王请。”
&esp;&esp;这是示意李亨进入紫宸殿。
&esp;&esp;张汀感到很奇怪,薛白为何没让樊牢一刀杀了李亨,而特意把还在养伤的郭千里派来平息事态?
&esp;&esp;是出了什么变故吗?
&esp;&esp;她低着头,希望能不引起旁人的注意,可惜包括她在内,在场所有李亨的心腹都被押往紫宸殿。
&esp;&esp;至于兵士们,则都被留在台基之下候命。
&esp;&esp;李亨一步一步地登上石阶,每一步都有血从上面流下来。等到站到紫宸殿前,他看到了李俶的尸体倒在那,不由悲从中来。
&esp;&esp;他这辈子得到过很多的支持,韦坚、皇甫惟明、杜有邻、王忠嗣、李倓、李俶……这些人都手握大权或统领重兵过,可惜,大部分都被他放弃了,最后只留下李俶一个人独木难支。
&esp;&esp;李亨很想趴在李俶的尸体边大哭一场,可他还想活下去。
&esp;&esp;于是他不敢停下来,迈过了那高高的门槛,入殿。
&esp;&esp;薛白浑身浴血,正坐在御阶上裹伤,漫不经心地看了他一眼。
&esp;&esp;“你赢了。”李亨低声道:“我认输。”
&esp;&esp;他落魄地走了几步,颓然拜倒在地,不再说话。
&esp;&esp;张汀见状,无声地抽泣着,在李亨身后跪着。
&esp;&esp;之后,有更多人进了殿,也有更多人被赶进了殿中,都在等着薛白宣告胜利,结束这一场宫变,从此一个新的皇帝浴血而出。
&esp;&esp;“李亨。”
&esp;&esp;薛白终于开口了,道:“你弑杀圣人……”
&esp;&esp;“我没有!”
&esp;&esp;李亨忽然反应过来。
&esp;&esp;他方才就在奇怪,薛白为何没让人在战场上杀他。本以为是要留他一条性命,没想到竟是为了降罪于他。
&esp;&esp;若不能活命,他干脆与薛白拼了。
&esp;&esp;于是,李亨倏然站起,高声道:“我从来没有弑君,圣人驾崩时,我还被你幽禁在十王宅!你才是弑君的叛逆!”
&esp;&esp;“嘭!”
&esp;&esp;薛白把头盔摔在地上,发出一声闷响。
&esp;&esp;“我乃太子!为何叛逆?!”
&esp;&esp;殿中众人吓了一跳,噤若寒蝉。
&esp;&esp;薛白道:“我带兵出征前,圣人刚有好转的迹象。为何我前脚刚走,他就弃万民而晏驾?国事如此,他忍心撒手吗?!若非你弑杀了他,你为何会当夜就在宫中?!”
&esp;&esp;李亨嘴唇哆嗦得厉害,说不出话来。
&esp;&esp;李琮死时,薛白甚至都不在长安城,李亨没办法把弑君的罪名栽到薛白身上,他意外地发现,薛白做了这么多大逆不道之事,可他在大义上还输给了薛白。
&esp;&esp;再掰扯薛白是不是李倩,已经掰扯不清了。
&esp;&esp;“你你……你与杨贵妃私通!”
&esp;&esp;李亨愤然指出这一点,话音未落,殿后忽然有人喊道:“太上皇帝驾到!”
&esp;&esp;他正想打着李隆基的名义来否定薛白,没想到薛白已经拿住了李隆基,不由大为失望,知道自己再争辩已没用了,心如死灰。
&esp;&esp;可就在这山穷水尽之时,李亨抬头一看,竟突然有一种峰回路转之感。
&esp;&esp;他看到,李隆基身后还跟着数十披甲卫士。
&esp;&esp;那场景其实有些奇怪,哪有太上皇帝入殿,甲士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的道理?
&esp;&esp;旁人一看,显然都会认为,这是薛白派人把李隆基押回来了。
&esp;&esp;想必连薛白自己都这么认为。
&esp;&esp;可却唯有李亨知道,那些甲士并不是薛白的人,而是他布置的陇右老卒。
&esp;&esp;一瞬间,他的思绪恍然回到了天宝五载的上元夜。
&esp;&esp;那夜长安城灯节,火光通明,热闹非凡,他悄悄在景龙观见了韦坚一面。
&esp;&esp;“皇甫惟明从陇右分批派了老卒入京,盔甲兵器我也借着开浚漕运之名藏在了广运潭,万事俱备,大事可期矣。”
&esp;&esp;“不会被父皇察觉吧?”
&esp;&esp;“圣人对殿下早有猜疑,事到如今,殿下不容犹豫了。莫忘了三庶人前车之鉴啊。”
&esp;&esp;当时,韦坚劝李亨一定要坚决,不要向李瑛那样都披甲入宫了还没做到底。
&esp;&esp;可惜就在当天夜里,李林甫就奏称韦坚勾结皇甫惟明要谋反。
&esp;&esp;仓促之际,韦坚第一时间派人转告李亨发动。而李亨想的是,别像李瑛那样披甲入宫被捉个现行,于是为了撇清关系,他迅速与韦氏和离,果然取得了李隆基的欢心。
&esp;&esp;这一耽误就是十二年。
&esp;&esp;没想到,那些安排好的老卒、盔甲、武器还在。
&esp;&esp;他们都老了,都快四十岁了,脸上爬满了皱纹,头上白发苍苍,盔甲上绿锈斑斑,武器也全都锈了。但忠诚还在、愤怒还有。双眼之中蕴藏着只有陇右老卒才有的坚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