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难道他真不是皇嗣?”
&esp;&esp;“他正是旁门左道的办法用得多了,不能服众。”郭子仪道,“就算李长源往后能刺杀成功,难道今日我便能放他入长安吗?”
&esp;&esp;说着,他瞪了女婿一眼,让他少想些没用的,心无旁骛地备战便是。
&esp;&esp;但张邕反而觉得李泌真是料事如神,心中更加信服。
&esp;&esp;他还是找到李栖筠,将此事告知。
&esp;&esp;李栖筠如今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方面是关中的公卿贵族在薛白的兵威之下进退失据,一惊一乍,另一方面薛白也并非没有支持者,有不少支持新法的官员认为他们才是叛逆,诽谤天子,图谋不轨。
&esp;&esp;这所有的问题全都是由他担着。
&esp;&esp;可想而知,当他听说李泌有一个简单的办法能解决所有问题,心情顿觉轻松了不少。
&esp;&esp;当然,李栖筠是个聪明人,遇到任何事都不会立即相信。
&esp;&esp;“如此大事,李泌却告诉你?他便不怕事情败露,薛逆先取了他的性命?”
&esp;&esp;“他说他知我可信,且嘱咐我只可告知李公一人。”
&esp;&esp;这句话让李栖筠心中熨帖,认为李泌懂他、信任他。
&esp;&esp;他来回踱步,喃喃道:“若能解决薛逆,自是不必再兴起战乱了。”
&esp;&esp;思索了好一会,李栖筠下定了决心,对张邕交代了一番话,他则招众人商议。
&esp;&esp;这次议事,来的人却是又少了些,毕竟眼看着要打起来了。
&esp;&esp;“天子是玄宗皇帝亲口承认的血脉,此事当不会有假。如今他要恢复薛姓,无非是因为在气头上。但国事不可冲动,依我之意,还是迎他回长安,慢慢劝谏。”
&esp;&esp;李栖筠一开口,就是态度的巨大转变,使得不少本就不想打仗的人纷纷附和,感慨他终于想通了。
&esp;&esp;而那些坚决抗争者则难免大怒,破口大骂。
&esp;&esp;“一群懦夫!薛逆要你们的身家,你们却连豁出去拼一把都不敢,自称世代簪缨,与贪图小利的商贩有何区别?与你等为伍,可笑!”
&esp;&esp;
&esp;&esp;郭子仪并不理会周遭的干扰,次日,当薛白的兵马开始渡河,他当即下令迎击。
&esp;&esp;谁都不能体会到他下这道命令有多难,又遇到了多少干涉与阻碍。
&esp;&esp;但战鼓还是擂响了。
&esp;&esp;便是有将士们一开始心里不安,觉得自己怎么敢拦截天子,听得熟悉的鼓声,也就抛开了杂念,像平时打仗一样有条不紊地做事。
&esp;&esp;此战,首当其冲的是郭晞。
&esp;&esp;郭子仪并不要求第一仗他能大胜,只要求不让薛白过河。
&esp;&esp;临战前,郭晞问郭子仪,长安无粮,就算能拦住薛白一天两天,又有何意义?
&esp;&esp;“不要想那么多,重要的是敢与他交战,甚至战赢。只有战,他才会懂我们这些臣子的态度——李唐的宗庙不可动摇!”
&esp;&esp;因最后这句话,郭晞也抛开了顾虑。
&esp;&esp;他知自己为什么而战。
&esp;&esp;“搭箭!”
&esp;&esp;当对岸的兵马开始过河,郭晞用力一挥手,喝道:“放箭!”
&esp;&esp;漫天箭矢泼散而去,他拔出刀来,大声道:“李唐宗庙不可动摇!”
&esp;&esp;渐渐地,这句话成了西岸唐军的信念与口号。
&esp;&esp;他们其实看不懂天子与朝臣们那猜来猜去的游戏,也不关心薛白那真真假假、似是而非的身份,但他们打这一仗需要理由。
&esp;&esp;若天子是谋朝篡位的逆贼,他们便灭了他;若天子是在与臣民置气,他们便打到他服输,就这么简单。
&esp;&esp;这支军队终于逐渐贯彻了主将的意志。
&esp;&esp;西岸大营,战台上,郭子仪举着望远镜,久久没有放下。
&esp;&esp;论指挥作战的能力,他远胜于薛白,但世上有机会统帅大军作战的人其实不多,而薛白恰好得到过好几次大军作战的锻炼。
&esp;&esp;可以说薛白算是郭子仪难得能遇到的好对手。
&esp;&esp;战场上的胜负并不仅是靠指挥能力决定的,有太多其它因素。事实上,今日这一战,薛白在兵力、粮食、装备、士气等各个方面都远胜郭子仪。
&esp;&esp;因此,战事一开始,郭子仪就打得十分的艰难。
&esp;&esp;他顾忌薛白会大量使用火器,于是选择了比较保守的防守策略,失去了先发制人的机会,处处被动。
&esp;&esp;可敌军始终没有用任何的火器。郭子仪遂猜测是因为薛白打这一仗的意图不是为了伤敌而是为了服众,但他已经错失了时机,只能慢慢弥补。
&esp;&esp;开战一个多时辰之后,忽然有探马狂奔回来。
&esp;&esp;郭子仪还没听到禀报已迅速走到战台的北面看去,果然见有大股骑兵往这边奔驰而来。
&esp;&esp;他不惊反喜,喃喃道:“你急了啊。”
&esp;&esp;若易地而处,由他指挥薛白的兵马,他不会这么早就把骑兵派出来,而会留作最后关头的奇兵之用。
&esp;&esp;因为战场厮杀,一个时间段内死的人都是有数的,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哪怕有再多的计策,士卒们砍来砍去,也就是砍那么多人,胜负手在于心态,也就是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