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2/2)

&esp;&esp;从乌拉那拉家出来,到雾隐山田庄,姜舒月被马车摇晃着睡着了,四爷却没忘撩开车帘察看民情。

&esp;&esp;本该是麦收的季节,也是农民一年当中最忙的时候,田间地头空有野草不见人。

&esp;&esp;偶尔遇见人,不是逃荒的灾民,便是拉着儿女去城里变卖的穷苦百姓。

&esp;&esp;直到经过雾隐山围场,才看见一片玉米地。来到雾隐山田庄,玉米地渐渐扩大,四爷才算嗅到一丝丰收的味道。

&esp;&esp;如果别的地方丰收,雾隐山田庄也丰收,哪怕收成多一些,也不会显出丰收的珍贵。

&esp;&esp;可眼下的对比如此强烈,四爷心里受到的冲击不可谓不大。

&esp;&esp;“玉米耐旱,收成看起来不错。”四爷替姜舒月扒开玉米外皮,看着其中饱满的颗粒,不禁感叹。

&esp;&esp;姜舒月得意地扬起头:“旱灾有影响,但不大,亩产在一千斤左右。”

&esp;&esp;想起路上看见的荒芜,四爷叹口气:“还是太少了。”

&esp;&esp;“灾年亩产一千斤不少了。”姜舒月对玉米的表现非常满意。

&esp;&esp;四爷勉强笑笑:“我是说地太少了。”

&esp;&esp;那是,种地的人谁嫌地多呢,姜舒月很赞同:“加上朝廷之前划拨的,咱们手上只有七千五百亩,确实算不得多。”

&esp;&esp;朝廷之前划拨的六千亩地,姜舒月跟着四爷带人去丈量过了,刨去村庄和预留的水利设施,能种庄稼的只有五千五百亩。

&esp;&esp;很快姜舒月又从失落中振奋起来;“地少也不怕,今年试种成功,明年就能推广啦。”

&esp;&esp;看着她的笑脸,四爷抬手捏了一下,终究没说出扫兴的话。

&esp;&esp;“粮食收下来,卖给朝廷,按市价。”在去往皇庄的马车上,四爷对姜舒月说。

&esp;&esp;亏了谁也不能亏了他的小福晋。

&esp;&esp;姜舒月也很讲道理:“田庄挂着皇庄的牌子,不用交粮纳税。我吃点亏,五成租子上交朝廷,剩下都是佃户的粮食,朝廷可以派人来跟左庄头谈。”

&esp;&esp;今年再不收租,左庄头他们都不答应了。

&esp;&esp;雾隐山田庄大约一百二十亩地,精耕细作之下,亩产可达一千斤,总收成在十二万斤左右。

&esp;&esp;而且这里种的玉米不是杂交,可以自留种。

&esp;&esp;四爷放下心,又想起一件事来:“夏天收的玉米种子能秋播吗?”

&esp;&esp;姜舒月不知道他为什么要问这个,想了想回答:“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春玉米和夏玉米成熟期不同,不建议这么做。”

&esp;&esp;姜舒月疑惑地看向四爷,总觉得他有事瞒着自己:“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esp;&esp;“没有。”四爷别开眼,看向远处荒芜的田埂。

&esp;&esp;认识这人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他很会隐藏自己的心事,什么都一个人扛。

&esp;&esp;从前的事她可以不问,现在不一样。现在他们成亲了,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esp;&esp;飞不了你,也跑不了我。

&esp;&esp;姜舒月手动转过对方的脸:“说,是不是有事瞒我?”

&esp;&esp;小姑娘漂亮的脸蛋在眼前放大,呼吸相闻。四爷喉结滚了滚,鬼使神差把军令状的事说了出来。

&esp;&esp;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esp;&esp;a href="https:/zuozhe/osqhtl" title="蒹葭是草"tart="_bnk"蒹葭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