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逢年过节,他必然带着礼物上门探望母女俩,一年四季不忘给她们买新衣裳。
&esp;&esp;宁愿苦着老婆孩子,也不让刘芸琴母女受半点委屈。
&esp;&esp;他不仅把自己工资拿来报恩,连妻子种地的收入,也被他拿过来给母女俩买营养品。
&esp;&esp;邱盼盼从八岁起,鲜少穿新衣裳,都是捡亲戚邻居的旧衣服穿。
&esp;&esp;她和弟弟连颗糖都舍不得吃,冯小草为了养儿女,农忙时种地,农闲时缝鞋垫、做手工布鞋赚钱。
&esp;&esp;一晃眼六七年过去,袁娇娇和女儿都考上县城里的高中。
&esp;&esp;刘芸琴自打丈夫去世后,跟女儿相依为命,一刻都离不了。
&esp;&esp;为了方便照顾刘芸琴母女,邱万盛花钱租了房子,让两人住到县城。
&esp;&esp;至于邱盼盼,则是靠母亲的补贴住足足挤了十四个人的学生宿舍。
&esp;&esp;冯小草和儿子在乡下住破房子,天天勤勤恳恳的干活,盼着女儿能早日出人头地。
&esp;&esp;邱万盛回家次数不多,但每次回去,必定拉着一家人,反复强调袁红光的恩情,给他们灌输不报恩畜生不如的思想。
&esp;&esp;他多年如一日,报答袁红光当年的救命恩人,成为县城远近闻名的大好人,工厂里还发起过向邱万盛同志学习的活动。
&esp;&esp;旁人的称赞和认可,更坚定了邱万盛报恩的信念。
&esp;&esp;冯小草亲爹死的早,被寡母拉扯大,从小吃够了没爹的苦,性格温顺到懦弱的地步,连小学都没念过,把丈夫当成头顶的天。
&esp;&esp;为了报恩,生活再苦,她都没一句怨言。
&esp;&esp;邱盼盼和邱鹏程也被父亲洗脑,将袁娇娇母女当做恩人。
&esp;&esp;袁娇娇非常讨厌邱盼盼,认为都怪她爸爸不好,让她失去父亲成为单亲家庭的孩子。
&esp;&esp;她把邱盼盼当丫鬟使唤,让她帮自己提书包、扔垃圾。连跟人闹矛盾,都要邱盼盼出头,还跟同学开玩笑,说邱盼盼是自己养的一条狗。
&esp;&esp;在其他人眼里,邱盼盼沉默寡言皮肤黝黑,经常缺课,人长得不讨喜,学习成绩还不好。
&esp;&esp;袁娇娇拥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皮肤白皙,身娇体弱,长得跟城里人似的,还是班里学习委员。
&esp;&esp;但大家不知道的是,邱盼盼学习成绩不好,是因为她隔三差五,就要到医院照顾生病的刘芸琴。
&esp;&esp;丈夫去世后,刘芸琴就没工作过,平时在家里织织毛衣,练书法打发日子。
&esp;&esp;寡妇门前是非多,她鲜少跟外面的男人往来,这一点让众亲邻交口称赞。
&esp;&esp;邱盼盼高二那年的秋天,袁娇娇生病想吃鱼。邱万盛手里没钱,让儿子邱鹏程下水摸鱼给袁娇娇吃。
&esp;&esp;正值秋雨连绵,塘里水位比平时高。
&esp;&esp;冯小草怕出意外,拦着不让儿子下水。邱万盛大怒,认为自己权威受到了挑衅,指着她的鼻子骂:“恩人女儿不过是想吃条鱼,你就这样推三阻四。鹏程水性那么好,有什么好怕的。你别把儿子教的像你那么自私,被人戳脊梁骨骂没人性。”
&esp;&esp;他不仅骂,还动手打了冯小草两巴掌,踹了她一脚。
&esp;&esp;冯小草老实懦弱,被丈夫打骂,只知道呜呜哭,辩解的话都想不出一句。
&esp;&esp;邱鹏程不愿看到父母吵架,主动提着网兜到塘里摸鱼。
&esp;&esp;他这一走,就再没回来。
&esp;&esp;邱鹏程下水捉鱼时,碰到别人下的电网,被电晕过去,淹死在水里。
&esp;&esp;出人命后,下电网的人跑的无影无踪。
&esp;&esp;儿子大好年华死于非命,冯小草眼睛都快哭瞎了,丈夫警告她,不准对外说儿子是为给袁娇娇捉鱼出的事。
&esp;&esp;还不准她将这事,拿到刘云琴母女面前说。
&esp;&esp;冯小草满心苦涩,只能对女儿倾吐。
&esp;&esp;弟弟的死,让邱盼盼再也忍不下去,她质问父亲,这么多年加上弟弟一条人命,他们欠袁家的也该还清了。
&esp;&esp;邱万盛打了她一巴掌,怒气冲冲的告诉她:“他们邱家欠袁家的,别说一条命,就是十条命也还不完。”
&esp;&esp;冯小草这些年忙碌着养家,替刘芸琴母女干家务还恩情,身体早就亏空。
&esp;&esp;儿子的死,就是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压垮了她的求生意志。
&esp;&esp;她病的厉害,整日整日的咳血,邱万盛却不愿拿出钱来替妻子治病,而是把钱花在给刘云琴治痛经上。
&esp;&esp;冯小草怕女儿担心,每次见女儿,总是强撑着身体,做出健康的样子。
&esp;&esp;邱鹏程死后半年,冯小草生生病死在床榻上,邱盼盼心都碎了。
&esp;&esp;她浑浑噩噩的念完高三,高考成绩并不理想。她将家中故事融进感情中,写成小说,还没来得及投稿,就被袁娇娇偷走抢先发表。
&esp;&esp;袁娇娇凭着这篇获奖的文学作品被称赞为才女,邱盼盼想讨回公道,但被父亲劝阻。
&esp;&esp;理由永远只有一个,这是邱家欠袁家的。别说一篇文章,就是一条命,她也得给。
&esp;&esp;邱万盛还做主,把女儿写的其他小说,大方的送给袁娇娇。
&esp;&esp;袁娇娇第一年高考分数只够上专科学校,不满意,想花钱复读请家教补功课。
&esp;&esp;邱万盛手里没钱,就把主意打到刚满十八岁的女儿身上,他把邱盼盼嫁给一个比她大十多岁,愿意出高彩礼的鳏夫。
&esp;&esp;用鳏夫给的彩礼,供袁娇娇复读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