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府探案坏妖骗钱 第70节(2/2)

&esp;&esp;可秦延却说,不过滴水之恩,不值得他惦记多年。临走前,秦延交给他几本藏书,说是月相当年亲手写的治国策,“青蓝相继,薪火相传。若月相在天有灵,对于本相的选择,想必也会倍感欣慰吧。”

&esp;&esp;行刑那日,他并未去刑场,而是将自己关在房中,认真读完了三本治国策。

&esp;&esp;“奖廉惩贪,扶正抑邪;民惟邦本,本固邦宁。”[1]

&esp;&esp;他愿意为这八字,赴汤蹈火,粉身碎骨。

&esp;&esp;孟厌听完顾一歧所说,热泪盈眶,“月大人,你真不愧是一代良相。”

&esp;&esp;若非死得太早,月氏迟早一统四国。

&esp;&esp;“月大人,你因何而死?”孟厌从前只知月浮玉英年早逝,一直不知他的死因,“难道是累死的?”

&esp;&esp;时隔百年,月浮玉已然记不清他的死因。

&esp;&esp;只知有一日,他开始头痛。慢慢地,他无法握笔无法视物,直至死亡来临。

&esp;&esp;孟厌拍拍他的肩膀,“神劳则魂魄散,志意乱。这病我知晓,叫劳神症。”

&esp;&esp;月浮玉拂开她的手,白了她一眼,“你明日起,去寻一个人。”

&esp;&esp;“谁?”

&esp;&esp;轻吻梨子整理“王筝。”

&esp;&esp;“王筝是谁?”

&esp;&esp;“太史令的女儿。”

&esp;&esp;一说是太史令的女儿,孟厌记起来了,这是慕容难放走的那位王小姐,“为何要寻她?”

&esp;&esp;顾一歧:“她可以证明天象为假。”

&esp;&esp;第62章 菩提偈(六)

&esp;&esp;说到此处,孟厌闹不明白了。

&esp;&esp;两位星君打架是真,被罚下凡是真,天象怎会有假?

&esp;&esp;顾一歧耐心与她解释,“据慕容难说,这位王小姐自小有些神神叨叨,爱说胡话。碧阳城现荧惑守心之象那日,王小姐在城中追着天象跑,边跑边喊‘荧惑留于心宿二’,引起城中惶恐。”

&esp;&esp;孟厌瞪大双眼,大惊失色,“难道这位王小姐是神仙?”

&esp;&esp;顾一歧摇头,“我已问过天庭,并无神仙在此历劫,她应不是神仙。”

&esp;&esp;不是神仙,却能一眼看穿天象的真相。

&esp;&esp;这位王小姐,实非凡人。

&esp;&esp;前些日子,太史令被慕容简以全族性命相威胁,只能与之合谋,逼死秦延。

&esp;&esp;唯恐慕容简事成后杀人灭口,太史令连夜将女儿送走。王小姐路上遇到埋伏,慕容难好心出手相救。

&esp;&esp;月浮玉敲敲桌案,“王小姐是此案的关键,你明日出发,需在七日内,将她寻回。”

&esp;&esp;小脸皱成一团,孟厌苦兮兮看着月浮玉,“月大人,我连法力都没有,怎么找啊……”

&esp;&esp;月浮玉:“我们已问过太史令,她在白水山。我明日派两个鬼差,随你一块去找她。”

&esp;&esp;“行吧。”

&esp;&esp;原想送两颗三尸醉讨好上司,没曾想又接了一个难活。

&esp;&esp;孟厌转身去找崔子玉诉苦,“子玉,我的命太苦了。唉,真是羡慕你们这些五品官。”

&esp;&esp;两人坐在檐下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直到提到五品官,崔子玉突然手舞足蹈,咿咿呀呀叫喊起来。

&esp;&esp;“你怎么了?”

&esp;&esp;崔子玉神秘一笑,“我才想起来,你升官了!”

&esp;&esp;“啊?”

&esp;&esp;据崔子玉说,他们出发前一日,她去找功曹司告假。无意间看见地府下下月的升官简牍中,有孟厌的名字。她疑心自己看错,还特意多看了两眼,“确实是你的名字,后面还跟着‘原轮回司孟婆’这六字。”

&esp;&esp;孟厌头回升官,一时感慨良多,“大人可真好,我犯了大错,他竟还愿意给我机会!我,孟厌,在此立誓,日后定要好好做官。对了,我下下月会成为几品官?”

&esp;&esp;崔子玉掰了一粒三尸醉放进嘴里细嚼,“好似是七品官。”

&esp;&esp;阿旁阿防也才八品官,而她却成了七品官。

&esp;&esp;“大人真是慧眼识珠。”孟厌大喜过望,干劲十足,立马跑去书房找月浮玉,“月大人,寻人一事宜早不宜迟,不如我今日便出发去白水山吧?”

&esp;&esp;月浮玉有一瞬的惊讶,“你今日为何如此上进?”

&esp;&esp;孟厌搓搓手,“大人待我不薄,我自该上进些,方不负他赏识之恩。”

&esp;&esp;“你知道了?”

&esp;&esp;“嗯!”

&esp;&esp;月浮玉扶额,负手立在窗前叹气。

&esp;&esp;上月,他与酆都大帝商议众仙升官一事。

&esp;&esp;孟厌的名字在册,他秉承公正,实话实说,“她去了查案司后,破了不少大案,此为大功。但其收留大妖,后又无意间放走大妖,是为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