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参军的气氛被调动了起来,越来越多的男人选择放下锄头,拿起刀枪。
&esp;&esp;第11章 (修)我很急啊急着富贵……
&esp;&esp;“谁敢毁了咱们的好日子!
&esp;&esp;拼死了老娘咬,也咬死这些个畜生!
&esp;&esp;二狗啊家里有娘,你安心去投军,不要怕战死,这死了还痛快。
&esp;&esp;可不能再过那猪狗不如的日子了!”
&esp;&esp;诸如像王婶子这般说教儿子,支持丈夫的女人们也不孬。
&esp;&esp;家里的田地,她们一手担下了,多亏了便利的农具解放了生产力。
&esp;&esp;招兵地,汉子们报名遇上了难题。
&esp;&esp;“啥子叫政审?”
&esp;&esp;“哦,要查查咱有没有偷奸耍滑,破坏公共卫生。”
&esp;&esp;入夜的二层衙房,负责择优的郭缃同鲁尼一处加班加点的筛选出最后能入营的二百兵。
&esp;&esp;人不算多,但顾斐说了宁缺毋滥,毕竟是要真刀真枪拼命的不能糊弄。
&esp;&esp;新兵营没有设在大庆村里,而是在碉堡外大安山绵延的西面,什么都没有,大头兵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建营地。
&esp;&esp;推倒树木,搬空石块,平整地面,最后用水泥砖石造营房和教场。
&esp;&esp;好在这一百来人之前参与过造房子的有大半人,手艺还在。
&esp;&esp;除了人手少了些,每天累成狗的好处是一身的腱子肉更结实,走起路来虎虎生风。
&esp;&esp;踏踏踏——脚步声又响起了。
&esp;&esp;天未亮,槐花娘,或者有了新名字的石翠花从自家砖房炕上起来,用笤帚扫扫炕面干干净净。
&esp;&esp;他家石头当了兵,作为军属趁着好政策跟上了第一批分房的尾巴,搬进了这般敞亮规整的水泥砖房,美的很。
&esp;&esp;她听着每天熟悉的跑步声,那是大庆兵们每日不停的训练,围绕着碉堡外头跑上好几十圈。
&esp;&esp;石翠花笑得安心,进了厨房,生火做早食。
&esp;&esp;这砖石灶台真不错,升起火来,挡住炕道那头,咽气都通向了房顶外头的烟囱。
&esp;&esp;她取了瓦罐煮起了红薯糊糊,又捞出自己腌制的咸菜疙瘩,脆脆的辣口。
&esp;&esp;想起她家老公公爱上一口大蒜大葱,又赶忙上了平顶的菜园子里摘了几捋。
&esp;&esp;砖房的屋顶设计是平顶,云洲不常会下雨,倒是适合在屋顶上洒上土,种上些辣子葱蒜什么的。
&esp;&esp;等她下来遇上老公公拖着草鞋子,取了挑担子正准备去田地。
&esp;&esp;“公公,趁日头不晒就早些回来用食,葱蒜都给您备下了。”
&esp;&esp;石头爹应和回道。
&esp;&esp;“那可美喽,我就好这一口,等上田里浇趟子水就回来。”
&esp;&esp;崖子村出来的,多多少少祖辈跟鲁氏有那么一点主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