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娘(美食) 第76节(2/2)

&esp;&esp;半日之后,慧女点心的生意不降反增。

&esp;&esp;特意过来给店里送枣子的王娘子还道:“都说京城点心火不过半个月,如今已经十好几天了吧。”

&esp;&esp;当时苏茵茵想要红枣,给店里做过帮工的王娘子特意选了最好的过来。

&esp;&esp;没想到那只是个开始,慧女点心要的红枣越来越多不说,京城大部分点心铺都开始卖枣泥做的点心。

&esp;&esp;京郊不少农户手里的红枣都被问过价,让农户因为这股红枣泥的风潮小赚一笔。

&esp;&esp;所以王娘子虽然不能经常过来做帮工,却在这上面挣了些银钱。

&esp;&esp;王娘子带来的红枣,还是又大又香甜的,她可是专门给慧女点心留下的。

&esp;&esp;苏茵茵小跑过去看,点头道:“谢谢王娘子,家里红枣马上就见底了。”

&esp;&esp;不仅如此,京城的红枣价格都往上涨了些。

&esp;&esp;“该是我谢谢你们。”王娘子说着,又道,“现在许多点心店都在做枣泥馅的点心,你们不怕吗。”

&esp;&esp;别说苏茵茵了,便是苏娘子都笑:“不怕,我们有秘方。”

&esp;&esp;不是她们娘俩骄傲,是不管其他点心店如何复刻,都摸不清拇指枣泥酥的诀窍。

&esp;&esp;谁让里面的步骤那样复杂呢。

&esp;&esp;枣泥酥并非慧女点心自己研究出来的吃食。

&esp;&esp;枣泥的点心更是五花八门。

&esp;&esp;可各家怎么做这点心,都有自己的诀窍,只不过味道不太相同罢了。

&esp;&esp;所以她们根本不怕同行模仿。

&esp;&esp;因为大家根本模仿不到精髓的。

&esp;&esp;其他店里也不纠结,既然做不出人家的奶香酥皮,干脆在枣泥上下功夫。

&esp;&esp;等到二月份,京城各个集市上,出现琳琅满目的枣泥制品。

&esp;&esp;什么枣泥糕,什么枣泥烧饼,还有枣泥上又加了层奶油,试图加牛奶的枣泥酥。

&esp;&esp;苏茵茵尝完之后,感觉自己这辈子都不想碰枣泥了!

&esp;&esp;为什么要尝?

&esp;&esp;同行调研啊!

&esp;&esp;他们调研自家的,自家也能往外看看。

&esp;&esp;吃过之后,苏茵茵确定:“有三家的枣泥做得更好,像是加了蜂蜜,红枣的品质似乎更上乘。”

&esp;&esp;苏娘子点头:“不过表皮没有人试出来,但他们好像用牛奶代替水,只是腥膻味去的差了点。”

&esp;&esp;“这个王家饼店做的最好,他们用了最好的枣泥馅,表皮还是用最成熟的传统做法,为了增加风味,特意加了清甜的奶油。”

&esp;&esp;古代自然也有奶油,一种名为酥山的甜点,最上面就有奶油裱花,只不过价格不低,所以只有南城才有。

&esp;&esp;王家饼店的大师傅必然是尝到奶香味,但又觉得牛奶代替水的味道太淡且腥,加糖太多又过甜,这才想到用奶油做配。

&esp;&esp;这家大师傅对点心的造诣,实在高深。

&esp;&esp;同时他家的枣泥做的也最好。

&esp;&esp;根据外面不同的风味,慧女点心的拇指枣泥酥也做了一定的改良。

&esp;&esp;把枣泥里的白糖换成更清甜的百花蜜,原料是贵了些,但增加清爽的甜味,更符合汴京人口味。

&esp;&esp;苏茵茵心道,怪不得汴京点心迭代那样快,所有人都在做改良啊。

&esp;&esp;这种环境下“厮杀”出来的点心,肯定更符合顾客的口味。

&esp;&esp;为了让汴京百姓吃到更好吃的点心,他们这些点心店师傅们会更努力的!

&esp;&esp;不过对慧女点心来说,点心研究暂停一日,哥哥苏显马上要去考童试,全家跟着紧张。

&esp;&esp;二月初六,李锐渊都跟着过来。

&esp;&esp;年前年后他事情极多,就连这次会试,太傅都带着他参与其中,但这种重要的事,还是抽空过来。

&esp;&esp;今年冬天李锐渊在京城渡过,天依旧很冷,夜晚也会睡不着。

&esp;&esp;但他依旧留在京城,用饭比之前多了些,一个冬天时间长高不少。

&esp;&esp;西市贡院门口,苏茵茵握着哥哥的手,虽然没说话,但眼里都是安慰。

&esp;&esp;苏副使拍拍孩子肩膀:“这是你第一次科考,考成什么样都没关系,以后再说。”

&esp;&esp;苏娘子蹲下来:“不用给自己那么大压力,再多几年,家里供得起。”

&esp;&esp;“是啊哥哥,反正就是试试。”苏茵茵跟着道。

&esp;&esp;李锐渊点了点头:“你方十二,一般人考上秀才,至少要十六七,已经可称天才。”

&esp;&esp;旁边进士夫子欲言又止,最后摆摆手,不给学生们压力,让他们快点进考场。

&esp;&esp;这一批六个学生,都过来跟苏娘子,苏茵茵告别。

&esp;&esp;他们都买了苏家的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