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池晏不是手不能提的书生,他文武全才,胆气过人,心中自有沟壑。
&esp;&esp;他不能阻挡池晏为国为民的心。
&esp;&esp;但是还得告知池侍郎和方夫人一声才行。
&esp;&esp;于是在出征的前一晚,池晏跟厉画亭再次回到池府,将打算跟家里说了。
&esp;&esp;方姨娘此时已经是方夫人了,她没有随夫姓,被称呼为池夫人,而是让府中上下称呼她方夫人。
&esp;&esp;池侍郎也应允了。
&esp;&esp;听到池晏打算随军出征,方夫人不淡定了。
&esp;&esp;“这怎么行呢,你从小身子就弱,又是读书人,怎么适应军营的生活,那是战场。
&esp;&esp;晏儿……你不要因为一时冲动,白白跟过去受罪。”
&esp;&esp;方夫人这次是真着急,在她印象里,池晏就是个文弱书生,年纪还小,不知道战场的血腥残酷。
&esp;&esp;这才被摄政王那张脸迷惑了,连生死都顾不上。
&esp;&esp;她这个做娘的,当然不能眼睁睁看着孩子去送死。
&esp;&esp;池晏明白方夫人的想法,毕竟原主的身体条件摆在那,若说上阵杀敌实在有些勉强。
&esp;&esp;池晏赶紧解释:“娘,我这么多年勤学苦读,就是为了报效国家,现在正是时候,我虽然不能亲自提刀上阵,但我苦读兵书,当个军师绰绰有余。
&esp;&esp;这一点陛下和王爷都已经认可了,不然也不会答应让我去,战争不是儿戏,他们不会平白无故让我,那不是添麻烦吗。”
&esp;&esp;这话说的诚恳。
&esp;&esp;战场不是谁想去就能去的,尤其是池晏是摄政王妃,又是礼部侍郎之子。
&esp;&esp;他若是有什么三长两短,跟谁都不好交代。
&esp;&esp;池侍郎听说此事,觉得自己与有荣焉。
&esp;&esp;他安抚的拍拍方夫人的肩膀,对池晏道:“既然要去,就做出点样子来,边境安稳关乎大夏百姓,你一定要认真对待。”
&esp;&esp;“我记住了……”池晏点点头。
&esp;&esp;方夫人始终不放心,直到池晏准备离开的时候,她还不忘劝说池晏。
&esp;&esp;但最终还是敌不过儿子。
&esp;&esp;“好吧……”方夫人妥协道,“娘说不过你,你是我大夏的好儿郎,娘不该拦你,但你也要记住,娘就你一个孩儿,你一定要平安回来。
&esp;&esp;娘在家里等你……”
&esp;&esp;“娘,孩儿记住了!”
&esp;&esp;池晏满心感慨,替原主接受了方夫人和池侍郎一片爱子之心。
&esp;&esp;走到门口时,正巧遇见归家的池盛。
&esp;&esp;他脸上再也没有往日的骄矜,显得十分颓废。
&esp;&esp;看到池晏时,像是有话想说,可是抿了抿唇还是什么都没说出口。
&esp;&esp;“等等!”池晏回头,召唤池盛。
&esp;&esp;池盛站在原地,几秒后才转过身问:“有什么事吗?”
&esp;&esp;池晏眯着眼看他,池盛的眼神跟从前差距很大,看上去似乎一夜之间就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