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发家致富 第178节(2/2)

贺明珠决定了,罐头厂的发展可以更进一步了。

现在的罐头厂只是名字中带着“厂”字而已,而实际上却是一个手工作坊,罐头的全部制作过程都依靠人力,手工灌装的罐头,使用蒸笼进行高温消毒,如果不是生产规模大一些,对卫生的要求高,和农村的小作坊没什么差别。

既然要办厂,总该要有工厂的模样。

比如说,机械化的罐头生产线

罐头加工设备

“啥叫半自动化生产啊?”

“笨,这都不知道,就是用机器生产罐头啊。”

“啊?有了机器,那厂里还需要我们这些工人吗?”

罐头厂门口,几个刚下班的女工站在厂门口,探头探脑地往里看。

工厂内,十几号人喊着号子,拽着绳子,将一个怪模怪样的大桶吊装到固定的位置上;另一边,原本用于灌装罐头的地方,现在则被一个长条的机器占了位置。

杨冬梅和几个工程师模样的人在交谈,时不时指向厂房的某个位置,询问对方问题。

厂房里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氛围,而厂房外却是凄风冷雨。

到了下班的时间点,女工们没急着回家,而是凑在一起,急切地互相交换消息。

“你确定吗?以后厂子要用机器生产罐头了?”

“这还有假?我小叔的同学的表哥就是在里面安装的工人,他亲口和我说的,这些机器就是从外地罐头厂拉来的。”

“该不会是厂长后悔给我们发那么高的奖金了吧……”

“说不准就是,贺厂长自己都说了,她开厂就是为了挣钱。给我们发完工资奖金后一算账,与其雇我们,不如换成机器省钱呢!”

“贺厂长不像这样的人啊……”

“我可以不要奖金只要工资,厂里能不能让我们继续在这儿上班?”

“亏我还想着以后要好好干,多生产罐头,让厂子越来越好。现在好了,人家要甩开我们了!”

不安焦灼的情绪在女工之间迅速传播,每个人脸上都露出愁容,即使是口气最愤怒的人,火气也是无根的怒火,飘在半空,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空落落的。

有女工试图安慰大家:“就算厂里要用机器,可机器又不是人,不会自己洗肉切肉,更不会把罐头搬到仓库,总还是要有工人的。”

这话说出来,一部分人脸上露出放松之色,更多的人反倒更不安了。

“那完了,我之前和杨主任吵过架……”

“我还嫌生产任务太重,找杨主任抱怨了好几次……”

“我说厂里坏话时被厂长听到了……”

第三个的话一出口,在场的人都向她投来了钦佩且同情的目光。

有人问:“贺厂长说什么了?”

“她没说什么,笑眯眯的,看我一眼就走了。”

这个女工都快哭了:“我也没想到就那么寸,正好被她听到了啊……她肯定记住我了,到时候厂里第一个就要把我给开了……”

其他人暗暗在心里盘算,要是罐头厂要开除一半的人,还能不能作为另一半人留下来。

再怎么着,自己也没倒霉到说厂子坏

话时被厂长抓了个现行啊!

正在这时,杨冬梅从厂里出来,见门口围了一群女工,又抬手看看表上的时间,不解地问道:

“都下班了,你们还不回家吗?”

女工们面面相觑,不知要怎么回答。

有女工鼓起勇气,主动问道:“杨主任,厂里以后要用机器生产罐头吗?”

杨冬梅点点头,爽快地说:“对,有了机器以后就省事儿多了,能生产更多的罐头,不用像现在似的全靠人力,咱们厂也算是从小作坊真正升级成工厂了。”

女工们却笑不出来。

照杨冬梅说的,厂里有了机器以后,又是“省事儿”,又是“不靠人力”,这不是把大伙儿之前担心的问题都砸实了吗?!

罐头厂停产这么多年,女工们每月领着最低工资,勉强糊口。好不容易能正常在罐头厂上班,才拿了没几个月的工资奖金,现在却又告诉她们厂里不需要这么多的工人。

不要在给了她们希望之后却又夺走,这样比从没有希望还要残忍。

一片沉默,气氛压抑而悲愤。

杨冬梅奇怪道:“这是怎么了?怎么没人说话啊?”

有机器不是好事吗?以后可以不用这么累。可怎么大伙儿表现出一副“厂子要倒闭”的模样啊?

有女工冲动道:“杨主任,厂里有了机器,是不是就不需要我们这些工人了?!”

杨冬梅愣住:“啊?”

这个问题像是打开了阀门,其他女工跟上来,七嘴八舌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