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却让不少文臣们不舒服了,吏部尚书陈升皱眉道:“贾镇抚使杀气太重了,华夏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是以仁德为主。祸首白莲教固然可杀,可那些无辜卷入的世族和官员,自然是要给一个机会的。”
“不仅可以展现陛下的仁德,也可以让其他的人见到朝廷的仁慈。怀柔,才是现阶段最好的办法。只有快速弭平乱象,才能尽快回复江南之地的生产。”
“况且此事最要紧的是必须封锁消息,若是大开杀戒,天下人心惶惶,到时再出了乱子怎么办?江南一带的官员无数,还想都杀了不成?”
吏部是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江南这等富庶之地,且不说那些官员背后都靠着谁,单说每年的考勤都让陈升收获无数。
如果拉下马太多的人,必然是要连累到他的。
户部尚书毕野也开口道:“陛下,如今国库虽然有些余钱,可都是在计划之内的。如果江南之地不能尽快恢复生产,怕是这些钱只是杯水车薪啊!”
“司天监预测今明两年,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是灾年。年初各地修建水渠、加固堤坝已经消耗不少了,再加上边关换防、修筑、更换兵甲,户部已经是在精打细算了。”
“江南之地虽然富裕,可百姓也是最多的。若是无法恢复生产,粮价上升,户部怕是很难将粮价压下来。到时人心惶惶,怕是要出大乱子!”
随后又有数名二三品的衣紫大员不同意贾琮的说法,都认为要以安抚怀柔的政策,先把这些乱民安抚下来,然后把消息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一是彰显国之风范,二是彰显隆正帝之德行,三是尽快的恢复生产。
隆正帝袖中的拳头紧紧的攥着,冠冕下的双眼都快喷出活了!
跟乱民讲仁德,放过那些作乱的官员和豪商士卒?!
这些大臣就是这么报效君主的?!
你们只说是不能做,倒是给一个怀柔安抚的解决办法啊!
还不如一个毛头小子!
这时一个户部的五品官员站出来说道:“陛下,臣认为贾伯爷所言有理!既然这些乱民作乱,那就有了被朝廷问责的准备!自古以来,朝廷何时和乱民妥协过?!”
随后有站出几个官员,品级都不高,都是五品、从五品左右,最高的一个也不过是从四品,他们分属六部,只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年纪不小了。
但是无一例外的全都是站在贾琮的这边,“陛下,臣支持贾伯爷说的,乱世当用重典!如今虽然是大乾盛世,但总是有贼心不死的人。对于这些人,该杀!”
“臣也支持贾镇抚使,虽说怀柔安抚不是不行,但是后患太大了!以后是不是每个作乱的人,都会抱着反正有大个的顶着,我死不了的心思?”
“陛下,臣觉得这次必须以雷霆手段,不仅要将那些乱民镇压,也要将那些心怀叵测的官员、世族、豪商、江湖帮派一网打尽!”
“陛下,这次江南之乱,显然不是一时之祸。若是不能震慑住,以后天下还有谁会信任朝廷?这次吴克和白伦两人造成如此局势,便是不死,也要押回京都问斩!”
前前后后七八个官员冒出来,全都是顺着贾琮的话往下说,六部的尚书现在都是一副日了狗的表情,这td平时完全看不出来这些人会背后捅刀子啊!
现在大家都准备安抚怀柔,你们这是要干什么?!
隆正帝看着一脸震惊的贾琮,心里暗叹道:“还是年纪太小了,幸亏是站在前面,不然被人看到了,宁王必然要有所防备。不过如此年纪就有这般忠君报国之心,朕果然没有看错人!”
“原来宁王早就知道了江南之事,就是为了将朕这一军!只是这次宁王只暴露出这点人,是不是太过儿戏了?就凭这点人,就想让朕答应贾琮的调职之事?”
正在隆正帝思索的时候,兵部侍郎杨冲忽然站出来躬身道:“陛下,臣认为此事要尽快决断,山岽大营既然有这么多将校被杀,必然是军心涣散,若不能及时派主帅过去,形成兵匪的话,连山岽都要出事!”
“元平一脉如今除了这样大的乱子,平国公御下不严,首当其罪!开国一脉,世受皇恩,当年随太祖高祖血洒大乾,如今百姓有难,开国一脉应当在担起重任!”
“贾伯爷戍边三年,屡立战功。回京以后数次平叛,并且将锦衣卫打理的井井有条!臣举荐贾伯爷暂领山岽大营主帅,兼任两江总督,平定江南!”
“陛下以对贾伯爷宠信有加,贾伯爷又一心忠君报国。此等时机,贾伯爷若还不能担任,何人还有资格?是元平一脉的么?衍圣公府的事还没说清楚,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公报私仇?派兵攻打衍圣公府!”
赵啸现在吃人的心都有了,你td老把我们和衍圣公府放一起说干什么!
失算了!!!
杨冲作为兵部的侍郎,完全是位高权重的一个人。
他的意见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某种程度上算是能代表兵部的态度了。
王子腾虽然是兵部尚书,但掌控时间尚短,到现在都没有几个可用的人手。
群臣一听他又说起衍圣公府,顿时全都怒视着平国公赵啸。
衍圣公府是所有读书人心里的圣地,哪怕是为官之后,心里的理想变了,但是对衍圣公府的维护之心绝对不会变,因为维护衍圣公府,就等于是在维护读书人的身份和特权。
隆正帝目光阴森的看着杨冲,他现在并不确定杨冲是不是宁王的人,如果是的话,那问题可就不小了!
平国公赵啸叹了口气,站出来禀报道:“陛下,老臣老严昏聩,竟然错信了吴克之能为。老臣惭愧啊!如今之计,的确如贾镇抚使所说,要尽快派人接管山岽大营,在派一名两江总督前去见机行事。”
“如今老臣实在不敢在推荐无用之人,但贾镇抚使乃是荣国公之后,如此大乱之际,必然是有舍我其谁的气度的。以贾镇抚使的报国之心,老臣相信,他必会临危受命的!”
隆正帝明白赵啸是想尽快摘出和衍圣公府的纠缠,如果在派元平一脉过去,这一代衍圣公打个喷嚏都是他们下的毒手!
看着贾琮咧嘴的表情,隆正帝心说这小子还是太嫩了,虽然下手狠辣,可是心性还不足。
不过,现在的确是需要一个下手狠辣的才行!
只有下狠手,才能快速解决江南的乱局!
而且这是群臣推荐的,又是贾琮自己动手的,哪怕是下手狠了些,也不会损害到自己的仁德之名。
想到这,隆正帝开口道:“贾琮,对于诸位爱卿所言,你有何见解?”
贾琮‘惊讶的’抬了一下头,又连忙低头说道:“陛下,山岽大营有四万余兵马。臣并未管过这么多人,若是强自而为,怕是会出乱子。臣还是举荐保龄侯府史鼐将军和忠靖侯府史鼎将军,以两位将军之能,必能管理好山岽大营。”
“当然,此等乱民敢乱大乾律法,臣绝对不会坐视不理!臣请奏陛下,臣愿率五千锦衣卫前往江南平叛!此去,必定将所有不臣之人,全都斩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