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真没想造反啊 第268节(2/2)

贾琮摇头笑道:“林姑父放心,陛下并未有旨意。不过是侄儿猜测的罢了,毕竟别的不说,甄家亏空数百两银子这么多年,太上皇驾崩之后,怕是甄家就要跟着一道去了。”

听到贾琮这么说,林如海才稍稍放下了心。

如今江南局势看似是白莲教在作乱,其实现在白莲教已经完全控制不住了。

幕后都是各大豪商和官员在指挥,一是为了敛财,这些乱民抢劫的那点东西,他们根本不看在眼里,为的是那些粮种和接下来朝廷拨发的粮食,然后是借机‘购买’田地,这才是大头!

其二是盐商和帮派在暗地里争夺地盘,就是江南九大盐商之间都不知道爆发了多少争斗了,看似是乱民们在争强,其实就是他们在争夺盐路和盐矿。

林如海今年任期满了之后就该调回京都了,他可不希望在自己任上,那些盐商在搞出什么大事来。

“琮哥儿,你如今大摇大摆的入扬州府,可是为了吸引汪家?背后可有什么算计?”

“哈哈哈,林姑父果然厉害。这扬州知府不是什么好鸟,汪家的底细和所有嫡系的位置我也摸得差不多了。今晚我就全都拔了,给林姑父留下个干净的扬州府。”

林如海皱着眉头说道:“汪家若是倒了,剩下那些中小型盐商必然为了地位和地盘大打出手,整个扬州府就要乱套了。若是知府也被拿下了,衙门的转动陷入瘫痪,怕是扬州府要大乱啊!”

贾琮嘿嘿一笑说道:“所以才要请教林姑父,这些中小型盐商有哪个是比较听话的,有哪些是比较老实的。另外这扬州府有哪个官员比较听话,或者说有能力的。”

听到贾琮这么说,林如海才知道贾琮是要大开杀戒,只是这般杀戮实在是太过骇人了。

几十家盐商哪怕只是清理一半,也要死伤无数啊!

“琮哥儿,杀戮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更何况里面还有官员。虽然你挂着两江总督的职位,可这些事并不在你的职权范围。”

贾琮摇头正色道:“林姑父,杀戮的确不是唯一的办法,但有时候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如今这个时候,我也需要有些官员的脑袋来消除陛下的怀疑。”

林如海微微皱着眉,他骨子里还是一个读书人,认为万事万物哪怕是特立独行,也不能超出一定的框架。

不过若是用来消除陛下的疑虑,倒也不是不能牺牲一些人。

想到这,林如海说出了几个人名,贾琮一一记下之后,笑着说道:“林姑父,这些小事不用姑父操心了,还是看看林妹妹的书信吧。林妹妹在西府过的很是开心,如今甚至健康的都能跑起来玩耍了,也不用再吃人参养荣丸了。”

“果真?!”

林如海激动的站了起来,眼中又有一丝激动的泪光。

自从数年前嫡子夭折,发妻伤心而逝,很多年没有在听过这样的好消息了!

黛玉的身体情况,他一直挂念着,每年往贾府送那么多银子和名贵药材就是为了黛玉,如今听闻唯一的女儿黛玉身子大好了,如何能不激动?!

看着贾琮点头,林如海才深吸了几口气,恢复了平静状态后才打开了盒子,用手摸了摸信封和画卷,最后还是先打开了画卷,看着画像上那个已经长大的女儿,笑颜盈盈的女儿,林如海的眼泪终于控制不住了。

看了好一会儿才打开信封,逐字逐句的读着女儿的信,咦?

女儿这是什么意思?

要我这个父亲不遗余力的帮琮哥儿?

信中怎么提他比提想我这个父亲的字眼还多?

莫不是你个崽子勾引我女儿?!

看完了信,林如海神色不善的盯着贾琮问道:“琮哥儿,你与玉儿如今怎么样了?”

别惹这帮文疯子!

京都,自从一个月前太上皇驾崩之后,朝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是老十一顺恩郡王,这个当初夺嫡时很活跃的太上皇的皇子,被隆正帝、忠顺亲王、顺安亲王、宁郡王四人联手,直接送到了皇陵给太上皇守陵去了!

当时太上皇驾崩的时候,顺恩郡王的确也是在病重之中,所以没有及时出现在龙首宫,而唯一一个没在场的,自然会被其他在场的人联手先给投出去!

之后就是奉恩郡王的死因查出来了,中了苗疆一种罕见的毒物,此毒无色无味,服用之后如果保持心平气和,不到一个时辰就自己解了。

可一旦心浮气躁或者暴怒无法克制的情况下,便会毒气攻心,夺人性命。

只是如今奉恩郡王府被烧成了一片废墟,别说人了,就是猫狗都没跑出来一只。

所有人都认为隆正帝是在杀人灭口,只有隆正帝又是心疼又是冤枉,心疼的是几个最好的探子一样死在那场大火里了。

冤枉的是这件事根本不是他做的,这么做只会让他陷入被怀疑猜忌,他怎么会做这种事情?!

这种无头公案,最后只能为了遮掩朝廷脸面,对外说是奉恩郡王伤心大悲之下呕血身亡。

至于三皇子,因为三司和隆正帝的探子都没办法追查下去,所有的线索全都断了。

最后为了给朝堂大臣一个交代,定夺三皇子识人不明,是间接导致太上皇驾崩的帮凶,剥夺了郡王位,降为国公,终生圈禁在那一座府邸之内。

听说萧皇后数次求情都哭的昏厥了过去,但隆正帝依旧不改判决,这件事就算是这样定下来了。

如今一个月的时间不到,隆正帝就已经彰显了唯我独尊的气势,不仅添补了许多的翰林院学子入朝为官,数名潜邸之臣也被隆正帝召回来了,所有人都知道,隆正帝要动手实行新法了!

不过这个时候争斗也是最厉害的,太上皇旧臣自然是反应最强烈的一波,然后就是老二老九和宁王的势力,这四拨人现在拧成了一股对抗隆正帝,因为一旦实行新法,恐怕朝堂上要清理出去一大片,而后就是这些王爷的末日了。

今天刚下朝没多久,各部官员又被隆正帝急着召集了回来。

这一次看着下面文武百官疑惑的神情,隆正帝心中有了三成暗爽,三成担忧,四成猜忌。

暗爽的原因,就是因为终于有一次是自己最先得到消息了!

上次江南的事情,隆正帝很清楚,必然有很多和江南有关人员提前得到了消息,这让他很是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