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真没想造反啊 第403节(2/2)

这种劣势之下,蔡华依旧能用言语在背后影响贾琮,果然是难对付!

贾琮点了点头,刚要开口就听到屈子虚叫冤道:“大人,侯爷,下人不敢撒谎,小人知道今日无论如何都活不了了,怎么还会存着这等心思?当初袭击大人的,也不是漕帮,而是三皇子从漕帮要走的青壮!那些青壮消失了好几年,才回到码头继续做事。”

众多朝臣‘哄’的一声,顿时将朝堂上的氛围再次吵闹的如同菜市场,谁都想不到现在竟然又牵扯进来了1

陈升和毕野、卢淳互相对视了一下眼神,他们三个分别执掌吏部、户部、工部,是旧臣中的领路人。

如果今天真的几个皇子都被石锤了,那他们真的得琢磨让隆正帝退位了!

这已经不是威望不威望、勤恳不勤恳的事情了,这是失德!还是大大的失德!

夏守忠在龙椅下方高喊了几句‘肃静’后,朝堂才渐渐的安静了下来。

隆正帝那清冷平稳的声音传了出来,“当初贾爱卿在京都遇袭,是早就有定论的事情了。你一介草民,如今有机会为皇室子弟洗刷冤屈,却在那里恶意诋毁。屈子虚,你真的以为,朕这个皇帝,是个昏君么?!”

屈子虚顿时被吓得浑身发抖,跪伏在地一句话都不敢说了。

贾琮呵呵一笑说道:“三皇的事情先不去说,本侯戍边多年,与人厮杀也不是一回两回了。便是在江南遇袭,本侯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做人嘛,哪里会什么敌人都没有?在与人为善,也会有人嫉妒的。”

“本侯现在只求家人过的安康就好,本侯在边关看过太多的妻离子散,所以也更加珍视家人。如今看来码头袭击之事和本侯两位至亲死因有关,本侯必须一查到底!屈子虚,本侯问你,曹亮的事情,你还知道多少?”

听到贾琮反复的提到家人,屈子虚咬了咬牙,定了定神说道:“大人,少帮主在京都的时候,的确透露过一些消息,最直接的一句话就是老帮主想要从绿林走向朝堂,所以才选择了最大的一条龙。而他的选择,只能是龙子!前几日的确有人来见过少帮主,小人和那个人打过照面。大人若是不放心,可让多人混在一起,让小人寻找!”

听着满朝文武的议论声,看着三王的喜色,贾琮挑了挑眉,嗤笑道:“是么?这么说你什么都不知道,一切都是曹亮做的了?”

“是,大人,小人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啊!”

贾琮点了点头,转头对着三王和蔡华还有三司主官问道:“三位王爷,几位大人,还有什么想问的么?本侯已经问完了。”

隆正帝的自残破局!

谁都看得出来,贾琮现在的态度很明显,那就是必须要给码头死去的那些锦衣卫一个交代。

其实这件事情大家都能理解,如果不是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发生的这件事,别说是大皇子没有露面,就算大皇子亲自提着刀子上场,这件事也容易遮掩。

无外乎就是利益交换罢了!

而现在就不行了,贾琮如果不作出这样的举动和反应,怕是明天锦衣卫内部就要摒弃他了!

这是所有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因为大家都是久居朝堂的,自然明白那些纨绔子弟虽然是各家分家子弟,但是大家也不过是为了面子罢了,和贾琮一样,没有什么区别。

而贾敬贾赦的死,才是贾琮现在立场中立最根本的原因。

哪怕贾琮对这两个人没有任何感情,此时也必须做出追查到底的态度来。

所以当贾琮问众人还有没有什么要问的事情的时候,

三王自然都摇了摇头,屈子虚说的已经很详细了,这件事情虽然只靠一个屈子虚很难定罪,但是足以让朝臣们对隆正帝的印象在降下来一线了。

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范平和王平还有大理寺卿也都摇了摇头,范平对这个事情没什么兴趣,他感兴趣的是贾敬和贾赦的死到底是不是皇子做的,是隆正帝到底会不会失德!

是他今天有没有机会撞死在这里!

蔡华强忍住回头看隆正帝的欲望,也摇了摇头,探案这种事情本就不是他的强项,强撑下去说不得还会露出破绽。

贾琮点了点头,忽然叹了口气说道:“陛下,臣没有要问的了。臣,请陛下严查!”

隆正帝闭上眼睛沉思了几秒,开口说道:“贾爱卿放心,此事朕会下令严查的。数百锦衣卫为办皇差而死,朕不会让他们白白牺牲的!”

下面的大皇子秦沐的脸色瞬间一白,他明白,自己马上就要被抛弃了!

眼看着贾琮要走向管家,宁王直接站在贾琮的面前笑道:“宁侯也莫要着急,王叔既然已经带了证人上来,那么之后肯定会当堂会审,给宁侯一个交代的。”

说完就转身对着地上跪着的管家问道:“秦木,你到底是受到何人指使,来陷害本王?本王自问待你不薄,为何今日要袭杀锦衣卫?”

看着秦木依旧吓得不敢说话,宁王转身对着朝臣们笑道:“这东宫太子印玺,说重要,的确是很重要的。可要说不重要,对本王真的没什么用处。更何况本王压根就不知道这件事情,更别提什么江南甄家了。”

“陛下,如今案情如此错综复杂,不若交由三司主官来审问吧!本王和两位王叔不在插言,毕竟这些乱七八糟的所谓证据,对本王和王叔可不怎么友好,还是该避嫌的。”

隆正帝和蔡华他们顿时眯起了眼睛,因为宁王说的话看似公正,但其实是把他们架在了火上来烤!

三王不说话怕什么?

他们有那么多的朝臣支持说话,隆正帝可没有!

原本隆正帝还能占着一个大义的名头,可现在频临失德的隆正帝,如果不靠着皇帝的权利,怎么让事情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如果三王他们不开口了,那隆正帝他们,也不能开口了!

那些新上任的官员,根本不是三王麾下那些老油条的对手。

但现在三王齐唰唰的站成一排盯着他,他知道不能在沉默了,现在沉默只会更加的被动!

“准!今日三司便在这朝堂之上会审吧!蔡爱卿,庞爱卿、殷爱卿、闫爱卿、陈爱卿、毕爱卿、卢爱卿,你们马上去暖心殿,商议好去江南的人手。只凭林如海和史鼎,江南局势很难快速解决。”

“朕会派内监立刻动身,去山岽大营和扬州府宣纸,明早之前,你们商议好的人手也要即刻动身!江南之地乃是大乾粮仓,对明年的灾年有很大的影响,切不可耽误!一定要尽快保证江南安稳下来!”

“陈爱卿,吏部这边要马上拟好江南各地官员的补缺名单。毕爱卿,户部要马上点好人手,前往江南各地重新清点各地存粮、粮种和各地的户口,防止再有豪绅豪商侵占赈灾粮草、蓄养大量奴仆!卢爱卿,江南各地再遭重创,工部要随时准备人手和计划前往江南修补桥和防涝工事!”

所有人都不由的想要赞叹一声,不愧是帝王,这么短的时间竟然想到了这么好的办法,现在隆正帝还没有被石锤呢,他就还是名正言顺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