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琮背在身后的手微微的打了一个手势,牛继宗看到之后,出列说道:“陛下,此事不妥!国内大营为的就是镇压国运,如今已经有江南乱局在前,难保各地还有什么魁魅胭艇!如果国内大营空虚,难免被那些妖魔鬼怪趁虚而入!”
“更何况异族何时进攻何时联合都不清楚,现在就派大量的援军长途跋涉的过去,除了浪费后勤,臣看不到任何意义。宣府,大同,山西相邻,即便调兵也是从大同和山西调兵!”
赵凯也接到了赵啸的手势,也站出来说道:“不错,若是从国内调兵且不说时间耗费太长,就是粮草补给都要浪费很多。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下令让大同山西密切关注宣府的情况,若是异族真的联合进攻,可看准时机支援!”
开国一脉和元平一脉同时开口,几乎就将这件事情给定了性,因为三王的人哪怕势力在大,对于军略而言,还是要看武勋的态度。
王子腾出列说道:“陛下,臣附议!今年国库空虚,除却边关士卒的军饷,大乾官员的俸银,所剩寥寥无几。再加上明年依旧是大灾之年,只是赈灾一事就不知道要填进去多少银子。”
“从国内调兵,所需消耗甚大!一旦挤占了赈灾的钱粮,那才是动摇国本的事情!杨大人久居朝堂,不应该不知道这样的道理吧?!莫不是在杨大人心里,天下黎民百姓的性命微不足道乎?!”
户部尚书毕野也开口说道:“今年户部收上来的赋税,想必大家已经都听说了,可以说明年整个大乾都要勒紧腰带过日子了。这个时候一文钱都要掰开花!杨大人的提议不是老成之言!”
杨冲眯着眼睛说道:“几位大人说的也在理,不过诸位同僚莫要忽略一件事情,那就是一旦边关异族联合起来兵分三路的话,那么宣府,大同,山西三座重镇能否守住?那个时候朝廷得到消息,是否还来得及派兵支援?”
众人都眯着眼睛盯着杨冲,尤其是赵啸和贾琮,赵啸刚要开口,贾琮出列说道:“区区异族,也配与我大乾相提并论?!太祖高祖时,将异族打出大乾境地,后来高祖更是以异族练兵,每过五年便出兵扫荡异族如今异族虽然休养生息了几十年,可无论是人数还是生产力都远不如大乾。”
“只要异族没办法纠结起二十万大军,三座重镇绝对万无一失!若否,便是边关守将玩忽职守,合当满门抄斩!杨大人也是读圣贤书的,想来清楚攻城、守城之区别!杨大人心系边关,依本侯看不如由杨大人去边关如何?”
“到时杨大人不仅可以督查边军,也可以在合适的时机带领边军扫荡异族。或许还能查一查,这异族忽然联合,背后到底是有没有其他的古怪!正好也让这天下人看看,我大乾的读书人也是六艺俱全的!”
贾琮的话说的极为提气,太祖高祖都是武皇帝,高祖更是将异族当做家畜一般,每隔几年就用异族练兵。
只不过这样的后果就是大乾的军事强横,但是经济崩塌。
太上皇时期大乾才慢慢的转向经济方向发展,同时也给了异族休养生息的时间。
在边关的时候,贾琮就在清楚异族这十几年时间的小股骚扰,就是在试探大乾的底气和实力,如果不是连续两年大灾,怕是异族会继续试探下去,直到大乾盛极而衰的时候扑上来撕咬!
所以贾琮对这些异族一样很是防范,对于宁王这种勾结异族的人,他和赵啸是一个想法!
“任何勾连异族的人,都该死!”
老国公,这你忍得了?
贾琮的一句勾连异族的人都该死,让满朝文武都点了点头,不管大乾内部如何消耗,那都是大乾的事情,勾连异族坏我大乾国运,不管是谁,都该杀!
这你忍得了?
宁王眯着眼睛看着贾琮针对杨冲步步紧逼,心里寻思道:“莫不是贾琮他们认为最近孤的举动都是杨冲计划的?若是如此,倒也是一件好事啊!杨冲虽然忠诚,但是太过刚愎自用,不如大师远矣,且将来大事成功之后,一个没有任何名气的大师,可是容易收拾的很啊!”
杨冲还不知道自己此时已经被宁王在心里卖了,对着贾琮笑道:“宁侯倒是好气魄,到底是戍边回来的。只是术业有专攻,本官自知强处在治理朝政上,对于边关军事自然不如宁侯了解深,毕竟宁侯现在领导开国一脉,已经掌握了多座大营,不希望手下实力空虚,也是可以理解的。”
杨冲话里话外都是在说贾琮和开国一脉现在把握军权,不得不说,杨冲这种老油条的确是知道文臣和武将之间的痛点在哪里,那就是大乾文武分工明确,至少开国到现在还没有出现过文官把持军权的事情发生,更遑论太监督军了。
别看文臣们都弱不禁风的样子,可对于军权,没有人不眼热!
贾琮闻言呵呵一笑,直接往后退了几步,对着赵啸说道:“老国公,他在影射你把持军权不肯放手!这是准备要对平国公府下手啊!老国公,这你忍得了?若是今天不揍他一顿,明天就有人弹劾老国公是大乾第一权臣了!”
杨冲一时间也被贾琮的不要脸给噎住了,刚要说话,就看到赵啸直起了身子,慢悠悠的走了出来。
赵啸的举动,别说是杨冲了,就是宁王心里都咯噎了一下。
杨冲不自觉的有了一丝防范的动作,赵啸走到杨冲的跟前嗤笑道:“你这娃儿,年岁不大,心眼倒是不少!怎么?如今天下承平了,就想拾掇我们这些武勋了?不若老夫将兵权都交给你,以后你来做平国公如何?还是说你也是听命行事?”
赵啸的最后一句话说完,就看了宁王一眼,还不等杨冲说话,就继续说道:“边关急报也就是个报,你慌什么?这几十岁的年纪活到狗身上去了?!别说宣府外的几个异族加起来都没有五万人,就是大乾九边十三镇的异族全起兵,也不过是给大乾塞牙缝的!”
“贾家小子虽然为人不怎么样,但是有一句话说的对,区区异族,也配和我大乾相提并论?从太祖开国时,这些异族就是被大乾当做家畜一样杀的!若不是他们的土地太贫瘠,你以为他们还活得下来?!”
贾琮在后边无奈的摇了摇头,心说他们的土地可不是贫瘠啊,只不过现在没有专供农业研究的人在,若不然辽东这些土地也不至于每年就产这么点东西!
贾琮琢磨着以后是不是专门开一个农科院?
要不然这些异族总是这样杀是杀不绝的,想要同化就必须打散他们,占据他们的土地!抢他们的女……
大乾开国时不是没打出去过,只不过太祖和高祖都认为那些破地方占来了也没用,这才建立了九边十三镇镇守大乾国境。
赵啸站出来说话,杨冲的感觉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贾琮的名声在凶,也不过是这一年的事情,可赵啸盘踞朝堂几十年,握着大乾的大半军权几十年,就连三王都得小心应对着,更何况是杨冲?
见到杨冲脸色微怒,宁王生怕他也和渡航一样疯了,这要是怒了平国公,他可怎么办?
赶紧站出来说道:“国公爷误会了,杨大人绝对不是这个意思。朝堂之上政见不合是常有的事情,总不能说连意见都不让说吧?纵然有些不合
适的地方,可能抛砖引玉也是好的。”
贾琮在一旁呵呵笑道:“也对,毕竟王爷时常往出抛砖,也不管砸的到谁。”
宁王眼神一眯,心说昨晚没杀了你算你运气好,现在还敢和孤叫嚣?!
本来没拿下西城兵马司的指挥使位置,就已经让宁王有些愤怒了,昨夜损失那么大,现在竟然一点实惠都没有捞到!
这一刻宁王疑的不是渡航,因为他知道计划本身是没有问题的。
他最恨的也不是贾琮,因为贾琮在他眼里不过是一个棋子,他恨的是坏事的廉杰!
要不是廉杰捣乱,至少也能拿下西城兵马司的副指挥的位置,可现在呢?
他最多就是往里面赛一点人罢了!
“宁侯也莫要如此针对孤,孤如今自身难保,若是有砖也是围在身前自保。倒是宁侯心狠手辣,看来这满朝文武都要对宁侯客气些,不然明天就被抄了家也说不定。”
贾琮笑呵呵的看了眼杨冲说道:“王爷说的没错,本侯的确是喜欢抄家,尤其是对一些心思阴暗喜欢算计的人抄家。杀了这种人,会让大乾更加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