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2/2)

昨夜提了在城中走动的事情,得等齐王长史将事情说完后才成。

让王府的属官去参与宴会,可不是真的让他们去吃吃喝喝的。

等到两人都收拾得差不多了,王府的属官也来拜见了。

在长安的时候,尚且顾忌着那些琐碎烦人的礼仪,不想被言官弹劾。到了这边,可没什么顾忌了。高素之在上首坐着,手边就是惬意饮茶的王映霜。在王府属官若有若无的视线下,她没有半点避让的打算。

“窦世显都准备妥当了吗?”高素之问。

齐王长史一叉手,说:“窦府君在之前便依照大王信上的吩咐垦好田地了,不知道大王几时遣人去教他们种植棉花?”

“佃农是哪家的?”高素之记得王映霜的话,又问。

齐王长史道:“官奴不足数,是从李、沈、张等族暂借来的。”

高素之才不信“不足数”这三个字,她懒得跟人辩驳,说:“今日遣人去各州县雇些善于种地的农人来。”

齐王长史眼皮子一跳,抬头道:“大王难道不用刺史府的人吗?”

高素之说:“不用。”她只用任性就好了,不需要跟长史解释。

齐王长史是后来提拔的,见状识趣地闭上嘴,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沉默片刻后,他清了清嗓子,又跟高素之介绍起州府中错综复杂的关系来,跟长安的人际关系其实也相差无几,各大豪族靠着联姻联结在一起,可要说什么坚不可摧吧,那也没有。真到利益相悖的时候,连血缘亲人都顾不上,谁还在意你姻亲啊。

高素之听得连连皱眉。

王映霜将茶盏搁在一边,她问:“苏州的印坊如何了?”按照大王所言,一开始的雕版印刷术是从扬州附近学来的,这说明江南本就有刻印历书、佛经的旧俗,要推行印刷术,也该更容易才是。

齐王长史看了眼高素之。

高素之拧眉说:“王妃问你回答就是,看我作甚?”

齐王长史一凛,忙称了一声“是”,他苦笑一声,说:“未能尽如人意。”这事儿还是张文宣告诉他的,有几家不愿意推行刻本,甚至在城中造一些刻本流行会让抄书之人无谋生之业的谣言来。县城中所有的刻本,都是从附近各州传来的,但价格嘛,就没那么亲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