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css="rd">
&esp;&esp;许久,霍翎抬手,一点点整理自己的头发和衣服。
&esp;&esp;她起身,弯腰捡起地上的斗篷,挂回旁边的架子。
&esp;&esp;而后,她走到梳妆镜前,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匣子。
&esp;&esp;鹿形玉佩安静躺在匣子里,散发着莹润的光泽。
&esp;&esp;第10章 “有殿下在,常乐县便不算龙潭……
&esp;&esp;燕西风雪如刀,在这种天气下赶路,不仅是对身体的考验,也是对意志的考验。
&esp;&esp;霍翎特意换了一件长至脚踝的斗篷。
&esp;&esp;黑色斗篷厚重而宽大,能将她整个人牢牢裹住。
&esp;&esp;霍翎系好斗篷,抬手戴上兜帽。宽大兜帽垂落,遮住她大半张脸。
&esp;&esp;她回头看了眼无墨,确定无墨也穿戴整齐,朝方建白点了点头。
&esp;&esp;“我们出发吧。”方建白道。
&esp;&esp;霍泽和方氏站在旁边送别,看着属于长姐的骏马远去,霍泽下意识往前跟了几步。
&esp;&esp;“阿姐,你一定要平安回来!”他大声喊道。
&esp;&esp;马上的人没有回头,只是举起马鞭朝他挥了挥。
&esp;&esp;距离今年第一场初雪,已过去两月有余,一层层积雪凝固成坚冰,马蹄踩在上面,一个不注意就会打滑。
&esp;&esp;好在霍翎三人的骑术都不错,没有出现什么意外。
&esp;&esp;三人这一路除了晚上进驿站休息,其它时间都用来赶路,午饭就随便吃些干粮应付。这让他们比预期还早了半天抵达常乐县。
&esp;&esp;许是打了胜仗,常乐县瞧着又恢复了以往的热闹,前面有很多人在排队等待进城。
&esp;&esp;霍翎三人牵着马,汇入排队的人流。
&esp;&esp;“没事吧。”
&esp;&esp;霍翎伸手扶了方建白一下。
&esp;&esp;他们三人中,状态最好的是霍翎,状态最差的是方建白。这倒不是因为方建白的身体素质最差,而是他多赶了一倍的路。
&esp;&esp;方建白努力挤出一抹笑:“就快到了,我还撑得住。”
&esp;&esp;霍翎道:“等进了城,得找个大夫给你看看,免得留下什么后遗症。”
&esp;&esp;方建白这下笑得没那么勉强了:“哪儿有这么严重。”
&esp;&esp;不远处,一个在队伍里巡视的士兵瞧见方建白,连忙跑去向自己的队长禀报。
&esp;&esp;等终于排到霍翎三人时,已是过去了小半个时辰。
&esp;&esp;无墨取出自己的户牒,刚要递给面前的士兵,一只手从士兵身后伸出,猛地抽走了无墨的户牒。
&esp;&esp;身材高大魁梧的中年男人穿着明光甲,随意扫了眼无墨的户牒,似乎不太感兴趣,又给无墨丢了回去。
&esp;&esp;他的目光掠过方建白,停在霍翎身上。
&esp;&esp;“这位姑娘,你的户牒呢?”
&esp;&esp;霍翎不认得来人,却不难猜出来人的身份。
&esp;&esp;能在城门口拦下霍世鸣的亲信,就足以说明城门口有对方的人。
&esp;&esp;那么,对方能在自己进城时赶过来,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esp;&esp;在这种情况下,反抗是无用的,进城查验户牒本就是朝廷规定。尤其在战时,进出更是严格。故意不让城门士兵查看户牒,只怕转头就要被冠上“羌戎谍探”的罪名。
&esp;&esp;霍翎将自己的户牒递了过去。
&esp;&esp;何泰低头一看,顿时笑了:“原来是霍姑娘。”
&esp;&esp;“我原以为方侍卫是去搬救兵了,没想到方侍卫竟然把霍姑娘请了过来。”
&esp;&esp;他话语戏谑:“难不成,方侍卫搬来的救兵就是霍姑娘?”
&esp;&esp;何泰身后的亲卫附和道:“说不定还真是这样。”
&esp;&esp;“噢?”何泰扭头看去。
&esp;&esp;亲卫挤眉弄眼:“将军,霍校尉的长女可是我们燕西出了名的美人。大家都知道将军是个怜香惜玉的,说不定……嘿嘿。”
&esp;&esp;此话一出,其他亲卫的笑容也变得暧昧起来。
&esp;&esp;方建白顿时受不了了,上前一步拦在霍翎面前,直视何泰:“何将军,这就过了。户牒你也查完了,现在可以把路让开了吧。”
&esp;&esp;何泰哼了哼,压根没用正眼瞧方建白:“谁说户牒已经查完了?户牒确实没问题,这斗篷下的人却未必就是霍姑娘。为了城中安全着想,霍姑娘,请摘兜帽吧。”
&esp;&esp;方建白还要再说什么,霍翎拦住了他,另一只手握住兜帽边沿。
&esp;&esp;帽子滑落,一张略显狼狈却难掩风情的容貌闯进众人视线。
&esp;&esp;即使是风流成性、见多识广的何泰,也在第一时间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