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蛋美人逃婚后 第57节(2/2)

&esp;&esp;对面一阵由远及近的脚步声,最后停在了她身前几步远的地方。

&esp;&esp;“参见太子殿下。”

&esp;&esp;盛乔低眉敛目地俯身行礼,从她的视线看过去,只能看到太子殿下绣着蟒纹的锦袍。

&esp;&esp;对面的太子却没叫起。

&esp;&esp;盛乔正有些惴惴,忽听得一道女声悠悠开口,“是燕国公府的小娘子,抬起头来,让我瞧瞧。”

&esp;&esp;能立在太子身边的女人,应当就是太子妃朱氏。

&esp;&esp;盛乔顺从地抬起头,只是眉眼依旧垂着,并不能看到太子和太子妃的表情,也就没看到太子眼中一闪而过的惊艳,和太子妃眼里若隐若现的敌意。

&esp;&esp;“盛三娘子免礼。”

&esp;&esp;太子抬手虚扶了一把,然后看向崔怀托着的那柄玉如意,“这是?”

&esp;&esp;崔怀替盛乔解释了一番。

&esp;&esp;太子摸了摸下巴,然后对盛乔道:“燕国公府世代忠良,不止是宣威将军,燕国公更是我大梁朝的肱骨之臣。”

&esp;&esp;他一边说着,一边朝身旁的太子妃吩咐了一句,“父皇如此,本宫也不能失礼,太子妃,回头替本宫也备一份赏赐,送到燕国公府。”

&esp;&esp;太子妃似有些不愿,但碍于人前,终究没说什么,恭敬地应下。

&esp;&esp;太子又与盛乔闲言寒暄了几句,然后说:“时辰不早了,本宫和太子妃还要去给母后请安,不耽搁盛三娘子回家了。”

&esp;&esp;“崔怀,好生护送盛娘子出宫。”

&esp;&esp;“是。”

&esp;&esp;总算是能走了,盛乔本就不喜欢与陌生人打交道,何况是身份比她还高的陌生人。

&esp;&esp;她最讨厌没话找话。

&esp;&esp;幸而没待太久,等太子和太子妃一走,盛乔总算松了口气,她看了看天边已经落下的太阳,步子都急切起来,

&esp;&esp;“崔公公,我们快走吧。”

&esp;&esp;玄元殿。

&esp;&esp;庆和急匆匆走进来的时候,崇安帝正在批折子,见他进来也没有搁笔,只略抬了抬眼,问道:“朱氏叫人把盛家那丫头送出去了?”

&esp;&esp;“是。”庆和点了点头,详细地回禀,“盛娘子出去的路上,还遇到了进宫给皇后娘娘请安的太子和太子妃。”

&esp;&esp;听到这话,盛怀义冷笑一声,“朱氏还是这样,贪心不足蛇吞象。”

&esp;&esp;纵然帝后不合,但那到底是皇后娘娘,这话皇帝说得,庆和却不敢接。

&esp;&esp;崇安帝也没等他接,自顾自道:“哪有那么巧的事儿,看来他们母子是通过气了,知道惠国公府不安定,决心要拉拢盛家了。”

&esp;&esp;惠国公府如今一年不如一年,皇后虽也姓朱,可对她来说,太子比家族更重要。

&esp;&esp;她不会和惠国公府共沉沦,只会替太子另找出路。

&esp;&esp;燕国公府就是她选的那条路。

&esp;&esp;崇安帝不怀疑朱皇后会另找出路,只是没想到她最终也找到盛家。

&esp;&esp;但想想朝中的几位忠臣,也就只有盛家了,既有燕国公盛怀义的爵位和名望,又有手握军权的宣威将军崔怀章。

&esp;&esp;当时他不就是因此才想把盛家的小女儿纳入后宫的吗?

&esp;&esp;只是他毕竟是要拉拢盛家,不想将盛家推远,所以才没有直接下旨,反而是私底下给了盛怀义一些暗示,想让他主动献女。

&esp;&esp;不料他那么不识抬举,竟然私底下悄悄和丹宁结了亲家,且动作如此之快,以至于他得到消息时,徐家已经往燕国公府下了聘礼了。

&esp;&esp;崇安帝大怒,可过了聘礼,这桩婚事就算是木已成舟。他再不甘心也不能和徐肃年抢女人,否则传出去岂不是堕了他的名声。

&esp;&esp;原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崇安帝本没再注意那位盛小娘子,只是盛怀义突然告假出京让他起了疑心,他派人去查,才知道那小娘子已经逃婚去了洛州。

&esp;&esp;想到徐肃年也在洛州,崇安帝本想下旨让徐肃年替他说服盛怀义,不料他的圣旨还没传出京城,反而是徐肃年求婚的密折先到了。

&esp;&esp;所有子侄中,徐肃年最得他的宠爱,就是因为他最聪明,最能体察帝心。

&esp;&esp;可这次的事,徐肃年不仅没能依着他的心思来,反而与他对着干,这让崇安帝如何不恼怒。

&esp;&esp;他自然是不想答应这桩赐婚的,可眼见朱氏和太子那边又生出了心思,除非他立刻下旨让盛乔进宫,否则还不如把她赐给徐肃年。

&esp;&esp;毕竟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想动盛家的。

&esp;&esp;当年随太祖打天下的七公府,这些年只剩朱家和盛家还屹立未倒,不是因为他们功劳最大,而是因为这两家势力最大。

&esp;&esp;若是两家皆出了事,只怕朝廷也就空了。

&esp;&esp;何况如今边疆不稳,他还需要盛怀章给他稳固边关,盛家还动不得。

&esp;&esp;如此一来,不若成全了徐肃年,至少他对自己忠心。

&esp;&esp;想到朱氏届时听闻此事气急败坏的样子,崇安帝就有些想笑,“呵,这朱氏不愧是惠国公府出来的,真是一脉相承地愚蠢。”

&esp;&esp;惠国公府把控朝政多年,一直都是崇安帝的逆鳞,庆和不敢戳皇帝痛脚,又不能一直不接话,干脆直接奉承皇帝,“都是陛下英明,端阳侯和卢大人也能干,洛州的事顺利解决,才能有如今这局面。”

&esp;&esp;他本是一句无心的奉承,不料崇安帝听到这话,却是眉头蹙了蹙。

&esp;&esp;对于自己想要铲除朱家的心思,徐肃年是心知肚明,洛州的事不算麻烦,他却一直拖到今日,难道早猜到皇后会转了心思拉拢盛家?

&esp;&esp;那徐肃年知不知道,他会因此答应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