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之我能置换万物 第596节(2/2)

&esp;&esp;这只古老的神鸟,不但是华夏纪元第一只商羊鸟,也是华夏纪元最后一只商羊鸟。

&esp;&esp;它是……被华夏先民以祝祷术,结合当时的神造法,人为制造出来的神鸟!

&esp;&esp;当时,宋辞晚听闻商羊妖圣如此自曝来历,心中亦有震动。

&esp;&esp;但此前在时空长河的滚动中,宋辞晚已经通过种种长河泡影,窥及了过去的许多真相,因而,商羊妖圣的来历虽然令她心中震动,但同时又接连生出了“果然如此”的感觉。

&esp;&esp;昊虚仙岛、火种空间、木人……这些并不是华夏文明的全部遗泽。

&esp;&esp;那个古老纪元遗留下来的东西虽然看似不多了,但又总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忽忽然又冒出来一些。

&esp;&esp;正所谓狡兔三窟,便是如此。

&esp;&esp;一个文明,绝不会将最后的延续希望,仅仅压在某一时、某一地、某一个队伍身上。

&esp;&esp;而应当是有无数种延续的方式——

&esp;&esp;只是经过漫长岁月,许多方式都已经失效了。如宋辞晚这一路走来所看到的,相对完整的也不过只是昊虚仙岛与商羊妖圣而已。

&esp;&esp;垂天之城算半个,毕竟其中构架已经残破得太狠,城中遗民甚至自己都将自己的文化给忘记得差不多了,就更不必提传承之事,因而其只能算半个。

&esp;&esp;不,垂天之城应该是极其微小的小半个才是!

&esp;&esp;而极品灵宝光阴错应该也能算半个,不过这个宝贝已经被宋辞晚给收走融入了天地秤中。

&esp;&esp;哦,还有——

&esp;&esp;还有宋辞晚本人,她应该也能算得上是……是一个!

&esp;&esp;是完整的一个!

&esp;&esp;宋辞晚本人,又何尝不能算是华夏文明的传承者与传播者?

&esp;&esp;木人是火种,她宋辞晚也是火种!

&esp;&esp;商羊妖圣是火种,宋昭更是火种。

&esp;&esp;从那一场大雨开始,从她在宿阳小城的长街上觉醒前世宿慧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华夏文明的光辉必将再度在无穷久远的未来世界,绽放华彩!

&esp;&esp;天地会异变,星球会流浪,宇宙会翻转,岁月会消逝……

&esp;&esp;但是,他们的文明却会永远留存光辉。

&esp;&esp;那一刻,在浩瀚的长天之上,在即将反攻虫巢最紧密的时刻,宋辞晚与商羊妖圣相对而视,产生了最朴素的共鸣。

&esp;&esp;她没有犹豫,便立即选择了相信商羊妖圣,并将反攻大军的指挥权交给了它。

&esp;&esp;而虫巢外,商羊妖圣显然也没有令宋辞晚失望。

&esp;&esp;它振动双翅,高声吟唱起了古老的歌谣。

&esp;&esp;“浩浩风雾兮,翾翾有翠羽。

&esp;&esp;架长矢兮射天殇,杳冥冥兮以东翔……”

&esp;&esp;它唱的,是华夏语。

&esp;&esp;清亮的鸟鸣声带着神秘而古老的韵律,蜿蜒着传入了在场所有生灵心底——

&esp;&esp;除了虫子们。

&esp;&esp;当被母虫召唤出的第一只尊体巨虫出现在虫巢外,并闻听商羊妖圣歌声时,这歌声便已是在三十六天星斗大阵的组合增幅下,拥有了无比恐怖的威力。

&esp;&esp;歌声中,一支又一支神话般的星空巨矢列阵而出,那尊体巨虫甫一现身,数百上千的星空巨箭便立时来了一次攒射!

&esp;&esp;嗖嗖嗖——

&esp;&esp;轰轰轰——

&esp;&esp;巨箭划破了宇宙的苍凉,照夜渊的漆黑,在虫巢外展露出森然锋芒,只一轮,便立即将这只首先现身的尊体巨虫射成了筛子!

&esp;&esp;并且,巨箭上所具备的神奇力量分毫没给尊体巨虫自愈复活的机会。

&esp;&esp;一瞬间,便使得中箭巨虫身躯被撕裂,神魂被射灭。

&esp;&esp;无穷岁月都未能湮灭的巨虫,却在此时的巨箭攒射中,被一击必杀了!

&esp;&esp;这尊体巨虫亦只来得及留下了生命中的最后一声嘶叫:“西呜——”

&esp;&esp;声未尽,身已灭。

&esp;&esp;但这巨虫的死亡却并不是一切的结束,而显然只是一个开始。

&esp;&esp;虫巢内,宋辞晚以天地秤抓捕母虫,她赌上了此身全部修为,燃烧了天地秤中一团又一团的灵韵,甚至,她还快速燃烧起了自己的寿命!

&esp;&esp;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又何况是对付母虫这种纵跨无数纪元的大恐怖?

&esp;&esp;因此,宋辞晚一上来就没有留手。

&esp;&esp;她也不准备你来我往地小心试探什么,而是一个照面就放出了终极大招。

&esp;&esp;显然,她的举措是对的。

&esp;&esp;这一套疾风骤雨的打法下来,母虫直接就被她打蒙了。

&esp;&esp;很明显,母虫身躯被挪动,就证明其此刻处在下风。

&esp;&esp;但是,要想完全将母虫收入天地秤,却又显然并不是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