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24节(1/2)

<dt css="rd">

&esp;&esp;“等过上一些年,她有了自己的想法,再将长孙皇后的点评作为参考给她看。”

&esp;&esp;“如此既能培养她独立思考的能力,又能加深她对女则的了解。”

&esp;&esp;马皇后点点头,说道:“我知道了。”

&esp;&esp;虽然她认为多此一举,但既然已经将徐妙锦交给陈景恪教导。

&esp;&esp;在没有出问题的情况下,她还是会信守承诺不乱插手的。

&esp;&esp;“既然你决定要教她女则,为何还要拿女诫出来?”

&esp;&esp;陈景恪说道:“我不喜欢三从,但四德是优秀品质。”

&esp;&esp;“如果她没学过女诫,我会将其中四德的部分讲给她听。”

&esp;&esp;马皇后眉头微皱:“你认为三从不对吗?”

&esp;&esp;陈景恪说道:“纵观史书,我只见到有因四德而称贤者,未闻有因三从而母仪天下者。”

&esp;&esp;马皇后无奈的道:“你啊……罢了罢了,随你去吧。”

&esp;&esp;“切记此言不可对外人说,否则定会引起轩然大波。”

&esp;&esp;陈景恪回道:“娘娘放心,我知道了。”

&esp;&esp;之后授课继续。

&esp;&esp;除了教导女则上的故事,陈景恪还为她梳理了历史知识。

&esp;&esp;“在远古时期,男人外出捕猎,女人采集草籽果蔬……”

&esp;&esp;“后来农耕出现,男人耕田,女人纺织……”

&esp;&esp;“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

&esp;&esp;“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

&esp;&esp;“还有很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

&esp;&esp;提高女性地位势在必行,与其等事到临头再去抱佛脚,不如提前做准备。

&esp;&esp;朱家的人都疼媳妇,这一点可以好好利用一下。

&esp;&esp;先把徐妙锦教好,再慢慢的去影响更多的人。

&esp;&esp;很多时候,她不需要刻意发声,只要去做就可以了。

&esp;&esp;正如马皇后,她说女子出嫁可以穿凤冠霞帔,新的风俗自然形成。

&esp;&esp;只不过她并没有意识到女性地位问题,更没有想过利用自己的身份,去改善什么。

&esp;&esp;只能说,甚为可惜。

&esp;&esp;当然了,女性地位和经济水平也有关系。

&esp;&esp;当时的生产关系,决定了女性地位不会太高。

&esp;&esp;但低到宋明那种地步,也属实不正常。

&esp;&esp;不过大势已经形成,想要逆势而行是很难的。

&esp;&esp;所以陈景恪也没有着急,慢慢的来。

&esp;&esp;先培养几个表率出来,再慢慢的带动更多人。

&esp;&esp;他已经有了后续计划。

&esp;&esp;其实并不复杂,女子书院。

&esp;&esp;不过这一切都要等到迁都之后再说了。

&esp;&esp;让陈景恪教导未来太孙妃,此事并没有声张,也很少有人知道。

&esp;&esp;一切都是默默进行的。

&esp;&esp;就连伺候徐妙锦的仆人,也只知道她时不时的,会去陈伴读那里听故事。

&esp;&esp;别的就不知道了。

&esp;&esp;这么做的原因,自然也是怕引起外面人的不满,横生枝节。

&esp;&esp;徐达作为徐妙锦的父亲,自然是知道的。

&esp;&esp;他找了个机会,邀请陈景恪去家中赴宴。

&esp;&esp;期间什么多余的话都没说,徐达端起酒杯‘哐哐哐’就是三大杯:

&esp;&esp;“景恪,啥都不说了,这是伯父我敬你的。”

&esp;&esp;“我知道你不喝酒,以茶代酒就行……”

&esp;&esp;陈景恪自然知道他为何会如此,不过也没有明着说出来,只是道:

&esp;&esp;“伯父伯母对我家多有照顾,我和徐大哥又情同兄弟,做这些都是应该的。”

&esp;&esp;之后两人就将话题扯到别处去了。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