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47节(2/2)

&esp;&esp;“这种事情在之前发生过很多次,赵国百姓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

&esp;&esp;“所以,赵国除了少数主战派,从上到下都不想再打了。”

&esp;&esp;“李牧的死,表面看是郭开自毁长城,然而又何尝不是集体意志的结果。”

&esp;&esp;“等李牧这个主战派一死,只过了一年赵国就没了。”

&esp;&esp;“可惜的是,秦国当时雄心勃勃,意图覆灭六国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

&esp;&esp;“自然不愿意拿出宝贵的粮食,去救济赵国那数百万灾民。”

&esp;&esp;说到这里,陈景恪已经不忍心再往下讲了。

&esp;&esp;战乱年代,数百万灾民,将人类创造的所有词汇都拿出来,也不足以描写那种悲惨。

&esp;&esp;平息了一下情绪,他才继续说道:“痛恨秦国的又何止是楚国人,赵国人对秦国的恨更加强烈。”

&esp;&esp;“正是因为这种种,才有了陈胜吴广一声呐喊,天下云集响应。”

&esp;&esp;“秦,死得其所。”

&esp;&esp;朱元璋和朱标都感受到了他的悲痛,沉默了下来。

&esp;&esp;朱雄英毕竟年轻,没有那么多感触,他更多的是质疑:

&esp;&esp;“这东西史书上也没写啊,你是怎么知道的?”

&esp;&esp;陈景恪挤出一丝笑容,说道:“一种猜测罢了,是不是真的如此已经无人知晓了。”

&esp;&esp;“但不管真实原因是否如此,秦国灭亡赵国之后,都应该担负起救济灾民的责任。”

&esp;&esp;“可他们并没有……那可是数百万人啊。”

&esp;&esp;朱雄英不说话了。

&esp;&esp;战国末期,征战数百年秦国也不富裕。

&esp;&esp;救济了这数百万灾民,就没有粮食再对他国发动战争了。

&esp;&esp;这是秦国上下都不愿意见到的局面,无视这些灾民,继续征伐别国才符合他们的利益。

&esp;&esp;于是,三年后灭魏,再两年后灭楚,再一年后灭燕,再一年后灭齐。

&esp;&esp;至此乱世终结,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在皑皑白骨之上建立了起来。

&esp;&esp;如果始皇帝能休养生息……可惜没有如果。

&esp;&esp;历史总是充满了遗憾。

&esp;&esp;过了许久,朱元璋忽然说道:“最开始的时候,在你眼里咱是不是和始皇帝一样无情。”

&esp;&esp;陈景恪没有说话,但这时候不说话就代表了一切。

&esp;&esp;朱元璋也没指望他回答,自顾自说道:

&esp;&esp;“你曾经和雄英说过,咱就是地主思想……”

&esp;&esp;“咱知道你是和他说笑,但现在回头看看,咱确实是这般想的,也是这般做的。”

&esp;&esp;陈景恪终于开口说道:“陛下能说出这番话,就已经是一位合格的天子了。”

&esp;&esp;朱元璋咧嘴无声的笑了笑,道:“有时候咱就在想,你就是真正的应命贤臣。”

&esp;&esp;“是老天派来教咱怎么当天子的。”

&esp;&esp;陈景恪笑道:“那陛下、殿下和太孙就是真正的天命之主,否则也不会听我这个应命贤臣唠叨个没完。”

&esp;&esp;朱元璋大笑道:“哈哈……这话咱喜欢听。咱就是天命之君,你就是应命之臣。”

&esp;&esp;“咱们君臣相谐,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时代。”

&esp;&esp;朱雄英适时插话说道:“这个时代,就叫帝国时代。”

&esp;&esp;方才的压抑气氛一扫而空,众人的心情都好转了起来。

&esp;&esp;又闲聊了几句,朱元璋催促道:“继续说方才的话题,然后呢?”

&esp;&esp;陈景恪重新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

&esp;&esp;“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说说两汉。”

&esp;&esp;“两汉虽然有四百余年国祚,但实际上这就是两个朝代。”

&esp;&esp;“西汉自王莽篡权就已经灭亡了,光武帝是自己白手起家,重新建立了一个国家。”

&esp;&esp;“只不过他是刘氏后裔,建立的国家沿用了汉这个国号,所以大家才将其视为同一个朝代。”

&esp;&esp;“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汉朝的国祚其实也只有两百多年。”

&esp;&esp;“和佛道气运什么的,并无什么关系。”

&esp;&esp;两汉不是一个朝代,这个理论不是现代才有的,古代就已经是很普遍的一种观点。

&esp;&esp;所以朱元璋、朱标也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esp;&esp;解释过这一点之后,陈景恪才继续说道:

&esp;&esp;“现在我们将话题回到最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