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殿内的人都清楚,这官员进入大理寺后,便再无翻案的可能性了。
&esp;&esp;魏昌宏从边疆出事后,连番失利,如今更是折损了两员大将。
&esp;&esp;空出来的刑部侍郎之位,魏家也不可能在此时再做出任何的退让了。
&esp;&esp;魏昌宏已经让翰林院拟定了旨意,打算第二日一早,直接册立新任刑部侍郎。
&esp;&esp;可就在这天夜里,御史台往宫中送了数道折子。
&esp;&esp;这些折子所指向的,都是同一个人。
&esp;&esp;国子监大考结束了,施元夕这些时日沐休,多半都待在了府中。
&esp;&esp;进入了四月,晚间的月色明朗,乐书将书房内侧的窗户打开,让清透的月光洒落进了她的书房内。
&esp;&esp;县主府内的魏家密探如今盯施元夕盯得很紧,影三便没有直接现身,而是隐匿在了暗处,将罗明正传递的消息告知了她。
&esp;&esp;“……四位御史同时弹劾了方运?”施元夕轻声道。
&esp;&esp;影三道:“是。”
&esp;&esp;“具体弹劾的内容暂不清楚,罗大人亦是拼凑得来的消息。”
&esp;&esp;明朗的月光底下,施元夕轻托着下巴,提笔,将方运的名字写在了面前的宣纸上。
&esp;&esp;方运背后所代表着的,是京畿营。
&esp;&esp;在边疆战乱的情况下,京畿营作为魏家把控朝堂的关键,必然不能出现任何纰漏。
&esp;&esp;而徐京何命人弹劾方运,很明显是得知了些什么。
&esp;&esp;施元夕盯着宣纸许久以后,在方运的名字上方,写出了另外一个名字。
&esp;&esp;影三透过摇曳的烛火,往那边看了一眼,发觉她写的是……谢郁维。
&esp;&esp;他心下一紧,问道:“此事同谢家有关?”
&esp;&esp;施元夕放下了手中的笔,静默片刻后,才道:“此前兵部尚书的争斗中,谢郁维便曾借了我所写的账册,递出了一份魏家的把柄。”
&esp;&esp;“此事,只怕便与方运有关。”
&esp;&esp;而徐京何目前手里掌握的事情,很大可能是从谢郁维那边打探得来的,亦或者……是他们之间做了交易。
&esp;&esp;施元夕抬手,轻扣了下桌面,不像是后面一种。
&esp;&esp;徐京何心里应当清楚,刑部的事情,宜早不宜迟。
&esp;&esp;否则类似于无辜官员被牵连,屈打成招的事,便会一直发生。
&esp;&esp;如果他同那谢郁维做了交易的话,只怕在兵部尚书拟定之时,他也会一并向魏家发难。
&esp;&esp;两边一起下手,还能更好地削弱魏家在朝堂上的影响力。
&esp;&esp;对于这两方来说,都是格外划算的,没道理不去做才是。
&esp;&esp;可徐京何却拖延了这么久……
&esp;&esp;那就只能说明,他们并未达成一致,也无合作意愿,此事乃是徐京何耗费时间和精力打探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