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1/2)

<dt css="rd">

&esp;&esp;“三品以上的,你告诉朕,朕来斩。”

&esp;&esp;短短几句话,说得杀气森森。

&esp;&esp;众臣听得心中凛然。

&esp;&esp;陈长史沉声领命:“臣一定不负皇上所托。”

&esp;&esp;姜韶华再次看了众臣一圈,点了几个名字:“六部尚书和几位将军都留下,其余人退朝。”

&esp;&esp;被留下商议要事的,是六部衙门的尚书,还有包大将军刘将军宋将军司马将军。加上陈长史和王中书令,正好十二个臣子。只欠一个还坐镇豫州境内扫荡逃窜乱军的左大将军了。

&esp;&esp;姜韶华不说废话,更不兜圈子,直接了当地说道:“眼下诸事都放一放,以赈灾为先。”

&esp;&esp;“受灾的有六个县,朝廷至少得派六路人马前去赈灾。陈长史做总领,六部衙门各派些人手,听陈长史号令派遣。”

&esp;&esp;礼部董尚书素来反应快,第一个张口应道:“礼部眼下没什么要紧差事,可以派出十个人。”

&esp;&esp;刑部杨尚书道:“刑部也可派十人。”

&esp;&esp;兵部丁尚书略一沉吟:“刑部没那么多人手,派出八个官员。”

&esp;&esp;纪尚书有些为难,叹道:“赈灾最重要的是筹措钱粮,户部衙门一个人都得两个用,实在是没有多余的人手。要不然,就让今年来观政的新科进士们听差办事。”

&esp;&esp;姜韶华淡淡道:“怎么安排是户部衙门的事。朕不管这些,谁派出的官员出了差错,朕就找谁算账。”

&esp;&esp;纪尚书碰了个硬钉子,讪讪不已,很快改口:“臣回去仔细斟酌,还是派些精明干练的官员前去更合适。”

&esp;&esp;姜韶华看向张尚书。

&esp;&esp;吏部的人手是最宽裕的。朝中候官补缺的,都登记在吏部衙门的册子里。临时调拨人手,吏部最方便。

&esp;&esp;张尚书大面上颇有吏部尚书气度,张口道:“吏部这里可以出十五个人。”

&esp;&esp;姜韶华略一点头,最后看向周尚书。

&esp;&esp;周尚书一脸愧色,根本没勇气和天子对视,垂头道:“河堤被冲毁,河水泛滥成灾,臣实在愧对皇上。”

&esp;&esp;姜韶华冷然道:“朕说了,现在不是追究谁责任的时候,要紧的是立刻赈灾,安顿灾民。”

&esp;&esp;“工部留几个人便可,其余所有人都去被冲毁的河堤两岸,去重新丈量测算,准备筑一条新河堤。”

&esp;&esp;“再有下一回,工部所有人都得掉脑袋。”

&esp;&esp;周尚书低头领命。

&esp;&esp;几位武将,也有差事。

&esp;&esp;姜韶华目光一掠,落在诸位将军的脸上:“大灾之后,最易滋生流匪。赈灾一事要进行得顺利,必须有军队随行。”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