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2)

&esp;&esp;立意:长夜将尽,黎明悄至,海晏河清,赠予吾爱。

&esp;&esp;第1章 夺妻之恨

&esp;&esp;岁末的郢京纷纷扬扬下了场大雪,一夜之间,银装素裹,雪霰成片。

&esp;&esp;已近年关,城中不论高门小户都在为过年做准备,要说最热闹的,自然当属豫北侯府。阖府上下自半月前就开始张罗布置,皇城中前往侯府送礼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esp;&esp;路上,两辆马车迎面相遇,瞧着华贵不少的马上外面挂着写着张字的灯笼,得知那是工部侍郎家的马车,另一辆马车立马避让,让张侍郎的马车先行。

&esp;&esp;华贵马车很快驰骋而去,刚才让路的马车徐徐在酒楼面前停了下来,侍从步履轻快地进了酒楼。

&esp;&esp;“方才半个时辰里这都是去豫北侯府的第五辆马车了!”

&esp;&esp;福源酒楼坐落在去往豫北侯府的必经之路上,小二正好给临街桌上的客人送酒过去,闻言便道:“都知道沈将军开春要回京述职,但凡能攀上点关系的,谁不往侯府送礼?”

&esp;&esp;客人抬头问:“沈将军真要回来了?”

&esp;&esp;“自然是真的,要不是小的人微言轻,也想给沈将军送份礼。咱们大周这些年多亏了沈将军才能国泰民安!”

&esp;&esp;“这话不假,沈将军真乃我大周英雄也!成德三十七年,要不是沈将军死守雍州,恐怕辽兵早就陈兵郢京城外了!那年沈将军才十七吧,真真少年英雄!”

&esp;&esp;邻桌一人道:“那不是还有人说成德三十七年那一战,是沈将军故意弃漳、永、泰三城给辽贼,故意退守雍州的吗?”

&esp;&esp;“你说的是陆首辅吗?”刚才进来的侍从随口搭了话。

&esp;&esp;说起镇国将军沈慕禾,自然不难联想到另一人,那便是当朝首辅陆敬祯。

&esp;&esp;这位出身寒门的陆首辅在坊间被神化的程度几乎不亚于少年英雄沈慕禾,要说沈将军是大周千年难得一遇的将才,那陆首辅无异于是文曲星下凡。

&esp;&esp;他是大周朝最年轻的状元郎,参加殿试那年才十七,和沈将军扬名天下同样的年纪。甫一入朝便被先帝指为太子太傅,成德三十八年先帝驾崩,太子年幼,庶出的宁王试图篡位,全靠陆首辅力挽狂澜,平定内乱,替太后母子守住了这皇位。

&esp;&esp;如今他也不过二十五,早已是一人之下,权倾朝野。

&esp;&esp;要说朝野上下,武有沈将军,文得陆首辅,该是大周之幸事。

&esp;&esp;可偏偏陆首辅视沈将军为眼中钉肉中刺。

&esp;&esp;毕竟举国上下都把沈将军当成大英雄时,只有这位陆首辅,一口咬定沈将军通敌叛国,故意弃三城给辽国。

&esp;&esp;这些年,这位陆首辅没少在朝堂上参沈将军骂沈将军,据说他呈给今上的证据都能堆满一个御书房了。

&esp;&esp;“可不就是陆首辅么?”小二接了话茬,又想起来得先把生意做了,“客官是要女儿红吗?咱们酒楼今日可新到了几坛呢。”

&esp;&esp;侍从道:“要十坛上好的花雕,再麻烦将这酒壶装满。”

&esp;&esp;掌柜的一听客人出手大方,立马催促小二赶紧帮忙把酒搬去马车上,自己则动作利落装满酒壶递给侍从。

&esp;&esp;小二动作利索,来来回回搬了三趟。

&esp;&esp;他干脆跟侍从闲聊起来:“要说这陆首辅也是奇了,不知道沈将军怎么得罪了他,听说他骂沈将军可谓风雨无阻,且真是每日都在朝上参沈将军,从未有例外,御史台都没他这么能参!”

&esp;&esp;侍从轻嗤笑了声,立于马车外,隔着帘子道:“公子,酒壶。”

&esp;&esp;里头人“唔”了声,小二抬眸便见天水碧广袖低垂,随即车帘被人挑开,一只干净素白的手轻撩着帘子,手背很薄,手指却异常修长,一看就是读书人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