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族里上了年纪,有威望的长辈也来了。
&esp;&esp;一个时辰后。
&esp;&esp;江家村的族长已经变成了江守家。
&esp;&esp;村长要麻烦些,得去镇上找管事登记更换下才行。
&esp;&esp;说了谎话,本想教训一下江家的江林谷,怎么也没想到。
&esp;&esp;他竟然坑了自己的爹。
&esp;&esp;江广义跟陈秋菊接受不了这个现实,昏死过去。
&esp;&esp;被心善的村里人送回了家。
&esp;&esp;但也仅限于此。
&esp;&esp;请郎中的事,他们就管不着了。
&esp;&esp;天早已大黑。
&esp;&esp;可江家门口,却排起了长队。
&esp;&esp;江守家答应过。
&esp;&esp;会收走他们的竹筒。
&esp;&esp;另外,自八月初起。
&esp;&esp;每家每户三天都能送一次竹筒来。
&esp;&esp;一次送四十五个竹筒,全部按照十五个一文的价格收。
&esp;&esp;毕竟十个一文的价是江林谷给的。
&esp;&esp;对于江家来说,可不算数。
&esp;&esp;一月能送至少十次。
&esp;&esp;也就是三十文到手,能让家里日子好过许多。
&esp;&esp;比起一文钱都赚不到,这些人知足了。
&esp;&esp;自从搬了铺子,生意越发的好。
&esp;&esp;每天客人至少要外带走四五百杯绿豆汤。
&esp;&esp;基本上全镇子,但凡兜里有点钱的客人,都在光顾江家小食铺。
&esp;&esp;这些竹筒肯定能消耗掉。
&esp;&esp;连山镇,虽然比起长安镇要穷些,可是大啊。
&esp;&esp;人多了。
&esp;&esp;那自然兜里有钱的,也就多了。
&esp;&esp;镇上几百间铺子。
&esp;&esp;热闹的很。
&esp;&esp;穷的,也就是城外种田的庄稼户罢了。
&esp;&esp;江守家丝毫不慌。
&esp;&esp;况且,青梅还在腌制。
&esp;&esp;万一好喝,以后说不定竹筒还不够用呢,就算今天不收村里人的竹筒,他们也要去别村收了。
&esp;&esp;家里的竹筒告急。
&esp;&esp;真是还没发愁,就有人上赶子送来了。
&esp;&esp;“别抢别抢,都能收,都别插队。”
&esp;&esp;江大和拦住想要插队的妇人。
&esp;&esp;今天月亮不是很明亮。
&esp;&esp;院子里点起了油灯。
&esp;&esp;等到油灯快燃尽时,拿到钱的人,才统统笑着走了。
&esp;&esp;而留在江家的只剩王绣莲、马庆梅跟刘寡妇。
&esp;&esp;她们三人身后的竹筐,满满当当。
&esp;&esp;可是脸上却赔着笑。
&esp;&esp;第246章 成了族长孙女
&esp;&esp;“想要我收你们家的竹筒,倒是可以,只是嘛,你们总得拿出点诚意来吧,先前,你们总跟我过不去,现在,我家老头子是族长,是村长了,你们还想像以前那样闹吗?”
&esp;&esp;张金兰抬着下巴,看向她们。
&esp;&esp;心里别提多解气了。
&esp;&esp;江福宝觉得,此时的阿奶,有些像书本里,小人得志的恶毒反派。
&esp;&esp;不过她很喜欢。
&esp;&esp;阿奶最可爱了。
&esp;&esp;“对,实在对不住,以前都是我小人心,在背后说你坏话,是我错了,你,你别跟我过不去,以后我肯定不说了,我保证,儿啊,你帮娘说说好话啊。”
&esp;&esp;王绣莲最先服软。
&esp;&esp;她本身跟张金兰也没太大的矛盾,都是刘寡妇在背后挑拨的。
&esp;&esp;知道大儿子跟江二勇关系好。
&esp;&esp;她连忙拉着大儿子。
&esp;&esp;让他帮忙求饶。
&esp;&esp;“行了,收下你们的竹筒,倒是可以,刘寡妇,王氏,你们两的儿子,就是每天晚上去给江广义干活的人吧,我交代你们一件事,想要不白干,你们两家一起去闹事,闹的越大越好,让江广义赔钱给你们。
&esp;&esp;当然,若是闹到我这来,我自然会站在你们这边,至于马氏,你嘴巴向来大,这种八卦,你应该很感兴趣,就由你负责传遍全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