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1/2)

<dt css="rd">

&esp;&esp;他见竺玄首依旧站在平台前方,身影却是比上回多了几分飘渺不可捉摸,他上来一礼,道:“玄正有礼了。”

&esp;&esp;竺玄首点首回礼,道:“我方才见玄正过来,神动气随,遁光煊然,想是玄正功行又有精进,倒是值得一贺。”

&esp;&esp;张御站在那里道:“道途尚远,言贺犹早。”

&esp;&esp;竺玄首微一点头,道:“玄正此来何为?”

&esp;&esp;张御把袖一挥,从贾洛处得来的金鼎已是飘飞出来,悬在一旁,他道:“为此物而来。”

&esp;&esp;竺玄首看了金鼎一眼,道:“元童老祖的金梁鼎?原来玄正欲查此事……”他略一沉吟,道:“约是五十二年前,有人向两府借去了此物。”

&esp;&esp;张御道:“不知这位如何称呼?”

&esp;&esp;竺玄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道:“当年斩杀的元童老祖的便是此人。”

&esp;&esp;张御心下一转念,当年斩杀元童老祖的那位可是上位修士,而凡是涉及到这等修士的事宜,录册之上只会简略描述,而不会去写明其名讳,也难怪竺玄首不提,他想了想,道:“那这位前辈不知后来去了哪里?”

&esp;&esp;竺玄首淡声道:“他现在已经不在洲中了。”

&esp;&esp;张御看了他一眼,这位到底是真修,说话不喜欢说透,如上次造物人之事也是如此,也并不与他直接明言,但由此也可看出,这里面必然是另有事由的。

&esp;&esp;不过若是那一位带走了金梁鼎,那么不管此鼎后来如何是落到贾洛手中的,那么至少不是玄府这边出的问题了。

&esp;&esp;他见玄首对此似不欲多言,便就与之执礼别过,从鹤殿之上下来。

&esp;&esp;明善道人正等在殿内,问他下来,便过来道:“玄正,可是问过玄首了么?”

&esp;&esp;张御将竺玄首回答简略一说,随即又问道:“明善道友,你跟随玄首长远,对于玄府之中的事情也较为了解,你可知晓,这位前辈可有弟子么?”

&esp;&esp;明善道人想了想,道:“那位么……倒是有一个弟子……”他犹豫了一下,才道:“那位走后,玄首曾指点了其弟子一段时日,后来好似其犯了什么错处,被玄首责罚了一番,就此离开了玄府,后来据说去了灵妙玄境,玄正若是要找这位,那恐怕要往去灵妙玄境去寻了。”

&esp;&esp;张御眸光微动,点了点头,道:“多谢道友告知了。”

&esp;&esp;明善道人看了看他,有些迟疑问道:“不知玄正下来要做何事?”

&esp;&esp;张御抬首看着远空,道:“这六十年来,玄府的力量一直分散四方,现在是时候聚合起来了。”言毕,他一振衣袖,霎时腾起一道玉雾相绕的青虹,轰然冲入天穹之中!

&esp;&esp;湖中岛洲之上,明善道人站在那里看着他远去的遁光,遥遥打一个稽首,许久之后,才是转回大殿。

&esp;&esp;……

&esp;&esp;……

&esp;&esp;第九十三章 沉淀

&esp;&esp;张御从玄府出来,这一次直接就返回了开阳学宫。

&esp;&esp;回转之后,他也是得知了莫若华被征召去了北方前线,只是因为军营规矩严苛,所以还没有什么音讯传回。

&esp;&esp;实际在战场之上,有时候没有音讯反而是一桩好事。

&esp;&esp;不过据他了解,似这般初次被征召的学子,正常情况下是不会第一时间投入战场的,除非是战场局势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但现在显然还没到那个时候。

&esp;&esp;故是他思索过后,让李青禾去了一封书信问询近况。

&esp;&esp;他再处理了一些外出之后遗落下来的杂事后,就独自一人来至顶层之上,亲手喂了妙丹君一些丹散,随后便来至平台边缘,负袖看着外面的景物。

&esp;&esp;在成就了第四章书,他曾想过是否要辞去眼下的职位,不过仔细一想,觉得教长职位还是有必要留着的,因为这是一个沟通上层乃至两府的渠道。

&esp;&esp;而且有什么消息和变动,他也能第一时间得到。

&esp;&esp;以往玄府就是因为与两府割离的太开,才导致后来各种问题。

&esp;&esp;还有那些学子,经过他的指点之后,每一个都可以算是他的学生,将来此辈走上军中高位,这种联系这也可以让玄府的影响力在军府之中继续保持下去。

&esp;&esp;其实学宫方面也有相类似的认识,特别是他在成为玄正之后,学宫上层根本不拿学宫的规矩来约束他,

&esp;&esp;故是他往往一走十天半月,学宫里也没人来过问这件事。

&esp;&esp;不过他也是考虑到,自己还是需要在学宫之外再另立一个居所,不仅是方便往来,而且不至于让人了解到他的行踪去留。

&esp;&esp;武泽居住的那个飞舟给了他一个启发。

&esp;&esp;他或许可以借用一艘飞舟来当自己的居处,最好是斗战飞舟,这样不但可以四处往来,还能携带各种威能宏大的兵器。

&esp;&esp;考虑下来后,他自顶层下来,步入书房,在案上摊开纸张,执笔蘸墨,写了下一封书信。

&esp;&esp;这是向桃定符问询,灵妙玄境之内现如今是否可以打造飞舟。再有一事,就是向桃定符打听,在灵妙玄境内是否有听说过那位上修的弟子。

&esp;&esp;虽然那位上修的名姓他并不清楚,可这位的弟子曾受竺玄首教导过一段时日,后来犯了错才进入灵妙玄境,这么一个身份特殊的人,不会默默无闻。

&esp;&esp;尽管金梁鼎遗落在外的事不见的一定与此人有关,可这是眼前唯一可供他追查的线索。

&esp;&esp;把信写完之后,他将之封入信封之中,把李青禾唤来,叮嘱他依旧把书信送至上回的石渠观中。

&esp;&esp;吩咐过后,他又开始考虑起如何统合玄府的事情来。

&esp;&esp;现在洲域之内,只剩下洪山、弥光这两个道派了,这两派仗着派主皆是观读到第四章书的修士,至今仍然维持着过去道派的格局。

&esp;&esp;按照正常的路数,应该先把这两派拿下,然而再到外面收拾那些域外道派。

&esp;&esp;可他觉得现在洲内的局面不太对,自身恰恰不能用寻常的路数去做事。

&esp;&esp;洪山、弥光两派一旦重新并归玄府,那就代表着玄府明面上力量已然重新归一,那样可能很会刺激到一些人的敏感神经,或许还有可能会导致此辈加快某些动作。

&esp;&esp;故他思量下来,认为还是应该先从域外道派那里打开局面。

&esp;&esp;这些道派能在域外生存,修士功行足够高,若是能使之重归玄府,那么玄府的力量无疑会大大得到加强,有利于他接下来的动作。

&esp;&esp;而域外道派一旦降顺,那么洪山、弥光两派用不着他再去多费什么力气,自然而然就可将之压服。

&esp;&esp;在这些道派之后,那就该轮到霜洲了。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