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万明道人也是衔尾追来,因为翼空上洲的州城有不少都在天宇之上,他起初未觉如何,可随即发现,其人所去方向根本没有任何浮天州岳,只是时不时闪烁出一道闪电般明光。
&esp;&esp;见到此景,他目光一凛,却是猜到对方意欲何为了。
&esp;&esp;因为玉京那里存在着三个裂隙,所以玉京和翼空上洲附近时不时会出现一些小裂隙,这些裂隙浮现又消失,存在时间很短暂,但终究也是内外层界的出入口。
&esp;&esp;郑象这是要借助这些裂隙逃遁至外层!
&esp;&esp;一念至此,他陡然加快了飞遁之速。
&esp;&esp;郑象在前飞驰,见他越追越近,知道自己再不做决断便逃不了了,于是趁着一道裂隙出现的时候,一头往里投入进去,而裂隙在有人穿渡之后,不由扩张了一些。
&esp;&esp;万明道人却是在此刹住身影,内外层不是那么好穿渡的,不是固定的门户,又没有指引,你根本不知道会去哪里,或许只会在无尽虚空之中飘渡到自身消亡,也或许会去到外层诸势力的地界上。
&esp;&esp;这时心神一动,便即唤出大道玄章,随即有声音传言至他处:“万明道友,那些截获下来的晶玉我们已经让天机院的大匠查看过了,那里面的确拓印着霜洲人传讯技艺,不过缺失了一环,并不完整。”
&esp;&esp;万明道人道:“这东西紧要么?”
&esp;&esp;那声音道:“我们请教过青阳天机总院的大匠了,这东西就算是完整的,也只有霜洲人能用。而要变为霜洲人,则必得让魇魔寄虫寄生,所以当初这东西就选择封存了。”
&esp;&esp;万明道人道:“我知道了。”得知这个消息后,他没有再往裂隙之中去,而是看着裂隙彻底消失,这才转身离开了这里。
&esp;&esp;……
&esp;&esp;……
&esp;&esp;第四十八章 气异道非同
&esp;&esp;张御进入内殿之后,便在蒲团上坐了下来。
&esp;&esp;方才郭缜与玉航道人说话的时候,玉航道人的话语自行遮掩了去,可是郭缜却是没有进行回避。
&esp;&esp;这并非是郭缜自示光明正大,无有可以隐瞒的地方,而当是其有意说给他听的。
&esp;&esp;郭缜的话说了不少,其实重点就在于那“道念”,而道念在他观读那一些上层的道书的时候,也是有多次提及。
&esp;&esp;若说修道人成就玄尊,那是完成了己身的易化蜕变,那么下来追逐的便是己心的修持了。
&esp;&esp;所谓己心,是指修道人自身一切意志、精神、心灵、乃至内在的统合。
&esp;&esp;这里有许多种修持方法,道念就包含在己心修持之中。
&esp;&esp;道念是修士对自己过去认知乃至经历的肯定,也可算得上是驻世之执。
&esp;&esp;虽然通往上境不见得一定需要完得此执,但若能成就,那无疑是一种修行上的一种完满。
&esp;&esp;也就是说,修成更上层境界的修士未必就是了却了道念,可了却道念却是有助于去往上境。
&esp;&esp;修道人在成就玄尊之后,因为身躯的蜕变,便由此生出了玄异,而在追寻道念的过程中,使得心与身产生共鸣,这又有可能会催生出更多的玄异。便如他在立造训天道章前后便获得玄异,便即是这个道理。
&esp;&esp;只是有时候即便他修持到了,或许哪里只是差了一点,或是功行不过关,玄异便不得现出,所以玄异获得通常更强调的是机缘。
&esp;&esp;但不可否认,在追逐道念的过程和结果中修士都会获得一定的好处。
&esp;&esp;而每一个修道人不同,每个人经历不同,道念也便不同。
&esp;&esp;有些人是心无旁骛,纯粹的出世逐道,而有些则是另有所求。
&esp;&esp;譬如之前苍芦的祭器手段便是如此,其人自身之信念,乃至自身道行都是附寄在祭炼上乘法器的这一道念之上,故是只要完成祭器,心上的修持足满,此人就有一定可能获得成功。
&esp;&esp;道念也是每一个修道人所具备的,不拘是玄修还是真修。他也一样不例外。
&esp;&esp;他当日成就玄尊之时,曾于心中默诵:“来日当传万世法,诸界同声此全一。”
&esp;&esp;这也可算是他的道念之一了。
&esp;&esp;不过修道人的道念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只有一个,但若是道念不得完成,或者是看不到完成的希望,那么对修士自身修持无疑一种阻碍。
&esp;&esp;转念到此,他也是有些明白郭缜所想表达的意思了。
&esp;&esp;因为现今所有的修道人最初都是源自凡人,人的一切认知和经历必然是从原先所处的世俗之中诞生出来的。
&esp;&esp;若是一个较为简单的世俗,人心认知也自是相对简单,道念也便显得纯粹。
&esp;&esp;可是俗世世界越是繁复,修士的道念也便越是复杂,所追逐的东西也就越多,变数也就更大。
&esp;&esp;不说之前,只说天夏这数百年来的变化,便是极大。数百年前一些修道人所秉持的道念,与数百年后修士所需追逐的道念,那定然是有所不同的。
&esp;&esp;特别是玄修更是沉入俗世之中,虽然还是修道人,可与原来许多真修自然有着各方面的分歧。
&esp;&esp;郭缜是要使得整个世俗维持在一个不变的格局之中,如此从中出来的修道人便不再会有太过复杂的心思欲念,而这些下层修士的理念变化,也将最终会影响到未来的上层。
&esp;&esp;但要说郭缜是为了整个天夏考虑,却也并非如此。此人不过是要造就更多与他有着相同道念的同道罢了。
&esp;&esp;在如今天夏规序的束缚下,修道人上层的主要争斗方式不再是古夏之时各大派之间的互相杀戮和争夺修道外物了,也不再是一味内求了。
&esp;&esp;天夏的玄粮主要是给予那些入世派的,这等修道资粮不但可养炼修道人自身,固补修行,还可以使得修道人驻世永寿,单纯的修持枯坐永远是赶不上的。
&esp;&esp;如此一来,道念之争似乎便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
&esp;&esp;秉持着相类似的道念的修道人可以一同扶持前行,而那些持有不同道念的修道人则是需要打压的对象。
&esp;&esp;这也是一个排挤异见,寻找同道的过程。
&esp;&esp;不过没有哪两个人的想法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就算如今有不同之道念,也不是不可以为了某一个更大的愿景而妥协合作。
&esp;&esp;可是有一些涉及到根本问题的,那就无可退让,无可妥协了。
&esp;&esp;比如正清一脉,此辈所秉持兴真灭玄一说与玄廷过去所推动的道念是相悖的,或许其中还有玄尊将成道之想也是借附其上,这便不得玄廷所容忍了。
&esp;&esp;可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世事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若不是他立造了训天道章,玄法不定已是被打压下去了。
&esp;&esp;他认为未来且不去论,但从目前来看,玄法无疑更有益于天夏,所以正清一脉若还维持着原先的想法,那么与他的道念便就是有所冲突的。
&esp;&esp;这便是道念与道念的碰撞了,若是没有哪一方先做出改变,那么彼此之间是没有退路可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