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何况给别人干活还得自己找,我这包分配工作,还包吃包住给工钱,这么大的好事还不要那是傻蛋!”
&esp;&esp;难民们自然不是傻蛋。
&esp;&esp;大多数人到村长哪里报名要修路,很小部分信不过雷栗他们,吃了三天的红薯白粥有了力气,就跑去其他地方找活了。
&esp;&esp;村长和村里人也没拦着。
&esp;&esp;强扭的瓜是烂瓜,不甜不好吃,还得花钱求着买,雷栗可不要。
&esp;&esp;参加修路的难民们有五百多号人。
&esp;&esp;男女老少都有,都是听说三里河村这有免费的红薯白粥吃有些人没成难民之前,都不舍得一日三餐都是白粥呢,还有活给工钱,就慢慢聚集到了这里。
&esp;&esp;要修的路就是从三里河这几个村到县城。
&esp;&esp;“首先,砍掉主干道上所有的树木植被,树根草根什么的也要挖出来,然后挖掘出两条平行的通道,这条道的宽度要在3米左右,误差不能太大。”
&esp;&esp;“为了让道路更加坚固好走,我们要用工具将大型的石块砸碎铺在泥土上作为地基,上方再铺一层更加细碎的石子,将缝隙石块之间的填满,这一层的厚度大概保持在20厘米左右。”
&esp;&esp;“最后在表面铺上15厘米厚的泥土、沙子混合物。”
&esp;&esp;周毅边给他们解释,边用简单的工具做示范,他特地带了一个装满沙土的木桶来,里头还种了几棵草来模拟路况。
&esp;&esp;“其实就是跟我们造房子差不多,只不过我们只打地基,不造屋子。”
&esp;&esp;清米县很多泥瓦房就是这样。
&esp;&esp;先在平地是挖一个大坑,然后立好支撑房梁的柱子,再填石块沙子和平泥土,周围用比较平整的石头围起来,围垒到一定的高度再砌泥砖。
&esp;&esp;这样下大雨的时候,泥房子的根脚就不会轻易被水流冲垮,也不会那么快倒塌崩溃。
&esp;&esp;“我们这儿很多洪泥。”
&esp;&esp;村长从地上抓起一把泥,这洪泥又叫黄泥,是黄里带红的,一沾水十分地黏,加上一些石灰,就可以用来做泥砖或者粘合剂。
&esp;&esp;“这些泥附近的山上都有,到时候我们用板车拉回来,村里有牛,现下不是农忙正好用上。”
&esp;&esp;“石料我们村倒是没有,不过五里河村那边有,离我们不远,也能用车运过来,这是官家的石头山,让雷老爷跟县衙里知会一声,给拿个低价。”
&esp;&esp;修路的主意是雷栗和周毅给徐兴哲出的,徐兴哲还要看他们打头阵,起个好头给其他乡绅富商看呢,自然会给他们个优惠。
&esp;&esp;再者,这是走县衙的账,赚到钱,给朝廷交了七成银子,剩下的三成也能作公款给捕快县吏们发月钱谋点福利。
&esp;&esp;当然。
&esp;&esp;修路不仅仅是说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