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2/2)

&esp;&esp;好像说话的功夫,这场雨就绷不住了想下凡巡视一圈。一个雨点砸在福禄眼皮上,蔫小子抬头看了看天,还跟刚才一样啊,应该是错觉。

&esp;&esp;脚心下边进了一粒沙子,蹲下抠脚的功夫,雨点噼里啪啦落下来。茅房跑到屋檐下边,肩膀都湿了。

&esp;&esp;“这雨还真是说下就下啊,盼儿,菜地没事儿吧?”

&esp;&esp;“放心吧四哥,只要根泡不烂,一天半天就支棱起来。”

&esp;&esp;七人拿了小木墩坐在堂屋,借着门口的亮光搓麻绳的,翻菜籽的,数钱算账的,做饭勺子的。

&esp;&esp;叶青竹问老二老三,家里还有三亩地呢,准备咋办。

&esp;&esp;“种呗,秋后不是要收税?”

&esp;&esp;“二姐,你会种地?”

&esp;&esp;“应该跟种菜差不多吧,盼儿,你说呢?”

&esp;&esp;盼儿正在找冬瓜种子,听见有人喊迷糊的应了一声:“啊?咋了二姐?”

&esp;&esp;菱角揪了两下鼻尖,又问了一遍。

&esp;&esp;“那肯定不一样啊,青菜好养活,随便撒点种子浇浇水就差不多了。

&esp;&esp;种地的说道可太多了,什么土种什么粮食,什么节气下什么种。埋多深,隔多远都不一样。谷子不怕热,黄豆不怕冷,水田种稻子,旱地种麦子……”

&esp;&esp;“停!说那么多我也记不住,你就说咱家的三亩地怎么搞?”

&esp;&esp;叶青竹和堂远等人也看向盼儿,见大家这么严肃,盼儿收起小包菜籽,仔细想了下才道:

&esp;&esp;“咱们第一次来燕州,地怎么种还得请教本地人。就算种粮食来不及,也不能让它荒着。不管种菜还是种药材,都得想办法找补回来一点。”

&esp;&esp;堂远搓着手指头有点愁:“咱就大剌剌的上门问人家,合适吗?”

&esp;&esp;叶青竹摇摇头:“咱们七个人有六个不懂种地的,上门问什么?你记得住吗?

&esp;&esp;这样吧,初八那天赶集,盼儿去镇上问问粮种。跟卖种子的问问,今年已经这样了,随便弄点便宜好收的就行了。

&esp;&esp;明年开春,还有多半年呢,想办法也能学个半吊子。”

&esp;&esp;屋外的雨声敲打着远处的树,头上的屋顶,一个时辰后转成小雨。

&esp;&esp;风吹斜了雨丝从窗前飘过,雅儿趴在窗台上看着远山。她以前住的地方,开了窗是一处园子,仆人种了不少的花草精心养着。

&esp;&esp;眼前的景色,一个园子哪里装得下呢?她想等雨停了去河边看看鱼,去山上听听松涛,想把这些刻在心里,将来画成画。

&esp;&esp;“小七,袖子都湿了,没见过下雨是怎么?非要趴在窗户那看?”

&esp;&esp;雅儿偏头看着无所事事的二姐,笑眯了眼道:“我在等晴天呀,对面的山上可能会有蘑菇欸~”

&esp;&esp;菱角从炕上弹起来,拧着上身张望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