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2/2)

&esp;&esp;刚开始用小小的把刃还不适应,笨拙的六个跟谷穗斗争,一个利索的盼儿已经背着筐走了个来回。

&esp;&esp;菱角嘟囔着这玩意儿还不如用剪刀,咔嚓一下,想剪几个就剪几个。

&esp;&esp;雅儿弱弱道:“剪了谷子的剪刀就松了,布料线头怎么办?”

&esp;&esp;菱角:“我就那么一说,你这丫头能不能好好学,看你五姐,跟只兔子似的窜那么远……”

&esp;&esp;雅儿:“哈哈哈,五姐,二姐说你是兔子。”

&esp;&esp;“叶小七!下次挖那个什么破茯苓的,别找我帮忙。”

&esp;&esp;“好嘛好嘛,二姐别气,你看你下刀子是直的,偏一点,斜一点,这不就很快嘛。”

&esp;&esp;“去去去,用你教,我比你明白,唠嗑别耽误干活儿。”

&esp;&esp;第二快的是福禄,东西是他做出来的,只是比盼儿手小,要不然盼儿不见得能比过他。

&esp;&esp;好在几人练习一会儿也就掌握了窍门,速度越来越快,没一会儿就装满一车。

&esp;&esp;菱角送回去一趟,再回来时,歇都没歇,装车就走。地里的六个比她一个,肯定闲不下来呀。

&esp;&esp;送谷子是菱角自己抢来的,那破把刃用不惯,还不如多走两趟。

&esp;&esp;不知不觉菱角已经跑了三趟,晌午还是在地里休息。

&esp;&esp;吃着菜团子喝着水,再吹上一阵凉爽秋风,天高云淡,真是很难想起什么烦恼。

&esp;&esp;两亩地的谷子,他们收了一天半。看着家中铺了一大片的谷穗,这可是他们第一次种地的收获。

&esp;&esp;福禄坐在晾晒的谷子旁边编簸箕,盼儿不时用木叉翻晒。

&esp;&esp;虽说晚种晚熟,现在太阳还好,风吹过也能带走湿气。

&esp;&esp;初十这天,叶家人是被里正堵在家的。这位雄壮的汉子不知道是听了谁的劝,总算把脸上刮洗干净了。

&esp;&esp;即便看着顺眼许多,叶青竹几个也没能从里正的表情中猜测出这一行的结果好坏。

&esp;&esp;里正让叶青竹将门窗关了,防止有人偷听,简单跟叶家几个孩子说了。

&esp;&esp;原来当初白狐狸就看出福禄做的东西方便小巧,要替代耧车肯定是不可能的。

&esp;&esp;不过这东西适合不成片的田地使用,尤其是坡地。最主要的是节省人力,男女均可。

&esp;&esp;只是这东西还不够完善,所以两人去昌黎城,除了将这种新工具的思路带到王府,也是希望王府的人能在此基础上做更进一步的完善。

&esp;&esp;当然王府的人也不是吃干饭的,差不多只用一天一夜,便改进了下种处的构造,由原本的插销控制换成轮片。

&esp;&esp;第142章 忙里偷闲

&esp;&esp;构造方面熊初默解释不明白,旁人也听不明白,也就六子猜出大概。

&esp;&esp;“白狼县做典型先试用,野鸡岭镇和丰泽镇各有五十件新型播种农具,等东西到了,你们家可以领两件。

&esp;&esp;叶家改进农具有功,原本该是给奖赏银子的。

&esp;&esp;但你家无成年壮丁,这事一嚷嚷出来,你们无异于童子持金过闹市。

&esp;&esp;所以我帮你们做主,要了个县衙小吏的名额。等叶青竹满十五过后,我带你去县衙走一趟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