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颖手里拿着这坨‘干粑粑’来回的左瞧右看,心里既觉得这个玩意儿瞅着有些眼熟,又觉得它看起来实在是很恶心…
说它是蘑菇吧,它长得过于干巴了。
说它是牛粪吧,可它还带着小尾巴。
倒像是,像是…
唉对了,像是她家老头子以前拿来泡白酒的那个那个…那个灵芝!
没错,就是灵芝!
哎呦这东西可是个好宝贝,虽说比不上人参贵,但是也能值不老少钱呢!
现在苏颖眼里还有啥棒棒弟弟呀,她满心满眼的都是这坨好宝贝。
苏颖拿到手里就不还了,一边儿爱不释手的盯着观察,嘴里还一边儿敷衍傻弟弟道:“这个品种的蘑菇只有一朵,太少了,咱攒多点儿再吃的啊,嘿嘿,大蘑菇,钱…”
完后这老大姐抬脚儿就跑后院儿藏好宝贝去了。
苏谕:“…”
哼,财迷。
要是卖钱了他要买麦乳精,两大罐儿!
今天早饭,苏颖家吃的是炒蘑菇和发面儿的玉米饼子,以及香煎小河鱼小河虾,没错,就有一半儿食材都是来自于苏4岁和俩汪的晨练时光。
之所以刘兰香大早上的就舍得吃干粮,是因为今天是春耕开始的第一天,而本来已经上了半拉月小学的苏颖和苏茂,也会在之后的半个月里,开始每天只需要上半天课程的欢乐时光…才怪,回家也是要干农活儿的。
这里的春耕指的是大规模的种植玉米白薯水稻以及各种豆类,但其实自从化雪了开始,村儿里的地就没闲着,现在都已经种过一茬儿小白菜豌豆菠菜水萝卜一类的抗寒蔬菜了。
苏颖一边儿嚼着煸到香酥的小河虾,一边儿问刘兰香:“妈,大队是不该发粮食了?”
由于上了半拉月的小学,苏颖最近对村儿里的消息已经没那么灵通了。
刘兰香掰开玉米饼子的手顿了顿,点头道:“对,昨天下午大队长通知各家今天晚上下工了去领呢。”
苏颖一猜就是,因为他们村儿每年都是春耕之前干这事儿。
其实也不能叫大队发粮食,而应该说是大家跟大队借粮食。
差不多每年从过完了元宵节开始,就逐渐有些人口多或者不会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人家要跟大队借粮食了,因为去年秋收之后发的那几百斤粮食根本都不够吃的。
然后随着春季的到来,存粮见底的人家越来越多,找大队借粮食的人家也就越来越多,等到了春耕前,情况就会发展为家家户户都要找生产队借粮食。
不过这些粮食是不会白白借给社员的,都是要根据各家当年劳动所得的工分核算,等到年底秋收之后统一扣除的。
但这个情况也不是她们青山村儿多特例,现在这个年代,吃不饱穿不暖才是常态,在这种青黄不接的春季,不借上小半年粮它活不下去啊,好歹得靠着借来的粮食熬到夏季,瓜果蔬菜都多了起来,日子也就好过些了。
而之所以大队一定会拖到春耕前才会统一借出粮食,一个是生产队也没那么多余粮,得控制着量优先借给真正困难的人家。
再有就是马上就要春耕,这关系着下一年粮食的产量,是务必不能出纰漏的,所以至少这个时期,大家必须要保证能吃饱肚子,毕竟吃饱了肚子才能有力气干活儿不是。
要是按照往年的情况,苏颖家也该早早的就去大队部蹲守了,但是今年的情况有些特殊,所以刘兰香竟然拖到了现在都没有去过大队部儿一趟。
苏颖瞅她老娘刘兰香低着头儿,慢吞吞的啃玉米饼子不说话,就直接问道:“妈,你不会是今年想不跟大队借粮食了吧?”
其实最近刘兰香心里犹豫的事情,正是这个问题。
要是以前吧,她家的地窖里这会儿应当是比脸还干净。
不过昨儿晚上下了工之后刘兰香回家一合计,地窖里还剩下白面三十斤,大米五十斤,玉米三百百来斤,白薯二百来斤,以及前几天她家小儿子上山捡回来的小菜蛇一条,小兔叽一只,还有今天的新鲜大野鸡…
哦,这两天小儿子还开始往家捞小虾米小河鱼了,就老能各儿的了,她家早饭现在连鸡蛋都能省了。
掐指一算,刘兰香觉得她这个冬天应当是长膘儿了。
就刘兰香有些不知所措,她家现在的任务,好像应该是得赶在秋收之前把这些东西都消化完,省得到时候新粮都变成陈粮了。
所以就就就…就这种情况她家还需要跟大队借粮食吗?
好像也不需要了吧…
但是以前没这么干过啊!
小寡妇刘兰香心里很没有注意,其实她昨天下工的路上想问隔壁的伍鳏夫来着,因为过年前伍鳏夫就把自家的粮食都扛进她们家来了,就死皮赖脸的非要跟她家搭伙儿吃饭,美其名曰邻里间互帮互助。
不过奈何当时路上的村儿里人太多了,刘小寡妇没敢开口。
这大庭广众的,她主动跟一个男同志说话多不好意思的…
苏颖瞅她妈阿巴阿巴了半天都没阿巴出个所以然来,也不知道心里头是想啥呢,好像小眼神儿都有些飘了,就干脆道:“妈,咱家可不能开这个头儿啊!万万不可以呀!”
刘兰香回神儿:“啊?”
上了几天二年级的老二苏茂自觉自己已经是个小大人儿了,开始逐渐的关心家里的大小事儿。
这会儿苏茂接着补全了他们老娘的问题:“为啥呀?”
苏颖一拍大腿:“枪打出头鸟哇!你们想想,咱们村儿打从…反正就打从有了我开始吧,啥时候儿出过人家不跟生产队借粮食呢?”
刘兰香点头:“好像还真没有…”
老二苏茂挠头:“我不道啊,那会儿我还没出生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