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现在能用的人太少了。
施懿在一旁时不时地补充两句,把凌秋桑没顾及到的细节补充完整。
贺古堂越听越是心惊,原来陛下这些年都是在韬光养晦吗?
陛下如此大才,应当要流芳百世的才对。
都怪太后党误了他们这么英明神武的陛下啊,贺古堂在心底感叹。
还有这摄政王,他原本以为皇上和摄政王不和,现在看来,或许两人早就达成了某种合作关系?
也或许,男皇后只是一个幌子?
一时之间,贺古堂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也庆幸自己这些年立场坚定,没受太后党的蛊惑。
凌秋桑讲得口干舌燥,一杯清茶适时递到了他的嘴边,“先歇会儿,剩下的本王来与尚书大人说说。”
“好。”凌秋桑抱着杯子吨吨吨。
贺古堂捋了捋胡须,“皇后娘娘也歇息一会儿吧,臣还有些细节需要自己琢磨一会儿。”
“噗~咳咳咳。”凌秋桑被户部尚书的一句皇后娘娘惊了个天塌地陷紫荆锤。
施懿也无奈,微微摇头,一边给凌秋桑顺气,一边跟贺古堂说:“尚书还是称本王为王爷吧。”
贺古堂也不扭捏,“是,王爷。”
他看着图,琢磨了一会儿,如果这能办到,无疑是造福千秋万代的政绩,青史留名。
“陛下,这工程量大,人力物力财力,都不是一笔小数目。”
施懿接过话头,“人工,可以采用以工代赈的方式,世子应该懂吧?”
蓝御颔首,“先说简单的,打个比方,一家出一个男丁,家里赋税免一半,出两位男丁,赋税全免,具体细节,还可以再行商讨。”
百姓每年交完赋税,剩的粮食也只够一家人吃的,甚至还有不少百姓把种的大米和小麦拿去换成最不值钱的粗粮,这才勉强能够一家人一年勉强饱腹的口粮。
这出人工就免赋税,贺古堂都能想象到百姓会如何选择了,谁家还没有几个男丁呢?
贺古堂又是一阵惊涛,怎么这武将也这么能干了?是他年纪大了?跟不上年轻人的思想了?
他想了想,“这工程少不了开山,怕是也难,耗时太长了。”
蓝御:“末将手里的天雷可助尚书一臂之力,只要把天雷的威力调整大一些,开山填海都不是问题。”
贺古堂今天已经惊得不能再惊了,这天下,以后还是年轻人的天下啊。
“还有这修建堤坝的材料。”贺古堂说,“寻常修建城墙房屋,多是用糯米黏合泥土,这堤坝日日在水中冲泡,若是用这法子,怕是撑不了多少年。”
“这好办。”施懿接过话题,“本王之前听说过一种叫水泥的东西,用来充作粘合剂最合适不过了,前些日子将此研究出来了,用来黏合,严丝合缝,还防水防潮。”
蓝御也颔首表示认可,“臣也听说过水泥,除了修建大坝,用来修建房屋,铺平道路,都是极好的材料。”
两人都这么说了,还如此的笃定,贺古堂虽然没有听说过这水泥,却也相信了几分,大不了修建之前再试验几次。
现在就还剩钱的问题了。
“至于钱。”施懿和凌秋桑相视一笑,十分默契。
“国库要是不够了,把宫里的琉璃瓦抠出去卖了吧。”
实在不行,他们也能自己烧玻璃,先不要惠及大众,专门赚富人和世家子弟的钱。
啧,硬要说起来,他们手里赚钱小秘方还多着呢。
“这?”贺古堂是无奈又无语,他不是不懂变通的人,心中也感慨陛下对百姓的付出,连自己的家都拆,谁能说他不是一个明君呢?
但“这怕是又要被朝臣死谏了。”
凌秋桑无所畏惧,“皇宫是朕的皇宫,不过就是琉璃瓦,与琉璃瓦比起来,自然是百姓的生命财产更重要。”
贺古堂顿时跪地行了个大礼,“臣替天下百姓先谢过陛下了。”
凌秋桑的图纸足够完整,现代世界的都x堰,前后修建一共用了20余年,但他们不可能等这么久。
有了前人的经验积累,他们也轻松许多,少走很多弯路,至少能缩短大半的工期。
但是凌秋桑等不了这么久,他需要把政权拿回来才能干自己的事儿。
“陛下。”贺古堂说,“今年把杨柳树种下去,至少也要等到明年才看得到一部分的成果。”
足够多的树木能减少土地的流失,自然能减缓水患的发生,但今年种下去,树木都还很脆弱,不一定能抵挡得住水患的冲击。
这也是个问题。
凌秋桑想了想,“先修建沟渠吧,堵不如疏,把江水分流,减轻水量压力。”
分流这事贺古堂明白,往常其他地方发生水患,也差不多都是这么做的,他恭敬领旨,又说起这让北方不再热死人的问题。
凌秋桑一挑眉,看着蓝御,“世子以前看小说吗?制冰会吧?”
蓝御本就是理科生,他颔首,“这事情末将可以差心腹去北方协助礼部尚书,就是这北方原本就大旱缺水?如何解决?”
现在北方大旱,水量也就足够百姓日常饮用,还得节约着来,根本没有多余的水源,恐怕不够大量制冰到家家都能用上的地步,否则也不可能导致农田无水灌溉,全都枯死了。
凌秋桑想了想,“挖井吧,多打井,打深一些,朕这里有一个钻井的方法,能比现在的好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