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盈照水(一)(1/2)

关以桑一开始根本就没在意柳到月。

几位公主往她府里塞的眼线,明里暗里也有好几个了,这还不算东厂那帮子特务呢。反正她光明正大,也不怕这一个士子能掀起什么波澜。

直到关以柘无心的一句话。

「你到底没忘记那人。」

关以桑一开始还不知道,妹妹口中的「她」说的是谁。第二天在花园里看见那士子陪女婿散步,侧身站在两人高的太湖石边上,被阴影遮住了一半的侧脸,她才恍然大悟。

一问,「小的正是照水公子的门生。」

啊——

是「他」呀。

/

关以桑中举人时不过二十来岁,有幸获得当朝一品大员赏识,迎娶了函光林氏的嫡系小公子。

高门望族教出的儿子最适合做府中的主君,家里事事照顾得周全,温柔体贴,这么多年也算琴瑟和鸣。

有件好笑的事情。关纨出生以后,行昭还劝过她,要妻主不必担心川家反对,在相知的好人家里娶个侧室,连名单都给她拟出来了。

她本来冷性,那短时间太忙,就一直给他糊弄着。时间长了,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现在想来,她是应该答应行昭的。

也是她不过问家事,不知道照料这几个孩子多么费心。行昭要照顾他自己的嫁妆,关府里外的财产人事,关以桑的饮食起居——这么多年的早朝,都是由行昭早起伺候的——,还得负责几位幼儿,就算是铁打的身子,也得在几年内被迅速掏空。

如果当时多娶了两个,分去行昭身上的担子,或许他也不至于正值壮年便撒手人寰。

如果行昭习惯了自己身边有别人,从来没奢望过一生一世一双人,或许梅照水也不至于因为他远走他乡。

/

长子止机开蒙的时候,托了川家的关系,进了林府的男学。等到次子持杼开始念书,关以桑奉旨入京,无亲无故,只能依附京城流行的风尚,请一位有点名气的士子到家里教书。

当时京城最有名的士子叫做孟霭,但当时京城最有权势的朝臣不叫关以桑,所以他请不到。不过孟霭有心卖这位前途无量的新贵一个人情,大方地借出了他从小收养的关门弟子。

也就是后来的照水公子。

不过当时的梅知只有十七岁。才学能与普通的秀才比肩,可他自己也就是个半大的孩子。请来的男先生和两位小少爷在一块儿,倒是玩闹的时候多,读书的时候少。

关以桑对两个儿子没什么指望,林行昭却要他们别让母亲的文名蒙羞,要求颇为严格。见梅知管不住儿子,便缠着关以桑,要她遣散这位,另外托人找一位有经验的士子过来。

被他念叨久了,关以桑也觉得自己必须得去儿子们的书房看看——

没人。

书童解释说,每月逢五逢十,两位小少爷都不上课。那日天气正好,小梅先生便带着两位少爷,做了些煎饼到花园里去了。

于是关以桑又去了花园。

烈日当空,艳阳灼眼,关以桑转了好一会儿,才在湖边的假山里找到了梅知同两个儿子。持杼想去摘池内的荷花,手短够不着,就喊了哥哥。止机能碰到花瓣,却没法用力,又求助了先生。

三个人为了一朵荷花费尽心机,倒是完全没注意对面亭子里闲坐的关以桑。

最后,还得是更年长的梅知出马。

「再靠近一点!」持杼喊到。

梅知于是测过身子,一只脚踩在池塘边上,借力又把自己的身体往外送了送——

「噗通!」

对面的关以桑也吓了一跳。

池塘上冒了两个水泡,忽然蹿出了一只脑袋。他背对着关以桑,伸手举起了哪只莲花。花瓣滑落水珠,在阳光底下熠熠生辉,不像是举着花儿,到像是举着太阳。

一转头,正好对上了关以桑的视线。

「啊——」

这是后面两个少爷的尖叫声。

等梅知手脚冰凉地爬上岸,关以桑已经带着多蹑走到了他们旁边。持杼在一旁低着脑袋,等候母亲发落。止机看看先生,又看看母亲,心里着急,也不知道怎么是好。

「这宅子本是和安女史的居处,园子里养的都是上品照水梅花。」关以桑拍了拍止机的肩膀,让他安心,「夏日里见不到「枝梅照水自轻盈」,倒是能见到「枝梅落水自噗通」呢。」

面前的梅知比止机还要慌张,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关以桑的话。手里那只难得的漂亮荷花,已经被他打了一个又一个难解的结了。

/

关以桑第一次见梅知,是在孟霭住处、隔了一副勉强透光的竹帘子。第二次见梅知,日头刺眼,他脸上又糊了荷塘底的淤泥。

第三次见他,则是在午后兰芝园的书房里。他好不容易哄两位学生睡下,自己也累得睁不开眼了。甚至来不及回到自己的住处,拼起两条竹椅,拉一件披风就睡着了。

或许见这一次也就够了。

他蜷着身体,被宽大的披风裹的严严实实。可是从那日竹帘对面的剪影,不难看出他身材高挑,修长窈窕。

闭眼熟睡的面容,虽然精致,难免有些呆板。可是关以桑记得,那天他满脸淤泥,唯有一双眼睛和一张笑脸灵动活泼,令人难忘。

清水出芙蓉,大概说的就是他这样的妙人了。

关以桑翻阅着书房里的功课习作,等待两个儿子苏醒,好考察他们的学业。梅知不是个古板的先生,却是个不错的老师。虽说平日里玩闹不少,可该他教的的,少爷们也都学进去了。

只是习书法的材料有些奇怪。

一人临的是颜体,一人临的是欧体,还有一人根本不考虑笔画,信手涂鸦,将「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句抄了差不多一百遍。

「夫人怎么来了?」

梅知忽然出现在她身边,一把抢走她手里的纸张,欲盖弥彰地收起桌上的黄纸,通通抱在怀里扔到了一边。

「来看看他们的功课。」关以桑点头。

等孩子醒了,关以桑便支开了梅知,在房间里单独与他们问话。该读的书都对答如流,书画琴棋也长进不少。

布置下一篇文章,关以桑便想着出去走走。刚出门,转头便看了窗户边偷听的梅知。

还没察觉的少年全神贯注,为房内挠头苦恼的两位学生加油打气。

「梅公子?」关以桑拍了一下他的肩膀。

「呼——」梅知吓了一跳,「夫人,您怎么能这样吓我。」

/

/

考核的结果是良好,关以桑不觉得梅知作为男师有何失职。

因为关以桑的美言,林行昭最后同意了梅知留下。也正是因为关以桑的美言,林行昭绝不能真心同意梅知留下。

清白平民出身的漂亮侍郎能帮他分担持家与育儿的负担,好让他专心辅佐妻主在官场上的种种。侍郎侍郎,本就是郎主的侍儿。

即使他们真的有些狐媚本事,分走了关以桑本就不剩多少的宠爱……妻主毕竟有四个孩子,现在政事也忙,他没什么可担心的。

但是,他选的侍郎是一回事,关以桑自己挑的士子又是另一回事。

如果说关以桑真的喜欢他……梅知不可能被关以桑指派管家,林行昭身上的负担只会更重。而他却可能完全占据关以桑的宠爱,甚至与小姐少爷们更加亲近。

这不是心胸狭隘的事情了,这确实是关乎他切身利益的事情。

「夫人觉得你姑且不错。」林行昭最后也只能说出这样一句不太好的好话。

但梅知显然不是这样认为的。

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差点就丢了这个职位,听到考核通过的消息,不仅没有一丝欢喜,反而有些埋怨。

但是他也能感觉到,即使关以桑不计较,林行昭对他依然十分不满。

于是这些话,梅知只敢对关以桑说:「梅郎可是孟濯想的得意门生,亲母也是位秀才。为小郎开蒙,怎么说也是绰绰有余。」

关以桑同意,「行昭只是认为你年纪太轻,有些不够稳重。」

「年轻不好吗?」梅知反问,「止机没少和我抱怨私塾里迂腐的男先生。上来就摆个长辈样子,也不关心学生向学与否,小生幼时最恨的也是就是那些老先生。难道夫人不是吗?」

这质问不好回答,关以桑便转了话题,「等你年纪大了,又要怎么教小孩子呢?」

「不教了。」梅知笑着说,「等我攒够钱,便跟着哥哥搬到江南去,自己开一间士馆。与名士交游,互相唱和,研究古画金石,以此挣来生计。也可以收留士子,主持诗社……总之不再委屈于别人屋檐下。」

士馆?

「那不是——」

关以桑的教养让她及时闭上了嘴,没说出真正羞辱人的话。可梅知也听得懂她未明说的部分,脸色骤冷,嘴角拉出一抹不情愿的笑。

「夫人听好,」他认真地说,「我是绝不会做那种事的。」

/

那次不太愉快的交谈之后,关以桑觉得有些愧疚,便没有再找过梅知。

明明住在一间宅院当中,再次见面,居然是在常山公主的宴会上。

彼时常山尚未被立为储后,时有宴会。歌舞升平正好韬光养晦,同时也方便借此网罗天下贤士。

宴会的主角自然是孟霭,梅知能够出席,纯粹是沾了弟子身份的光。普通人家举办宴会,为中心的便是贱籍伎子。他们不能出现在公主身边,原本高雅的士子便要充当这类助兴讨好的角色。

说到底,就算不做男先生,像孟霭一样有了像样的士馆可以容身,也逃不掉察言观色、仰人鼻息的命运。良家子不是伎生,对于高官贵族来说反而更加……方便。

关以桑觉得士馆与花楼没什么差别,自然是因为听多了宴会背后那些见不得人的事。

孟霭的宴会比一般的「士子」更文雅些,然而宴会上觥筹交错,夹缝里也能收到不少媚眼。

然而梅知在其中确实是不一样的。

他善画,也同样工于琴乐。平日里文静低调的士子,碰到琵琶的时候,似乎从头到脚都换了一个人。沉醉于乐曲之中,潇洒自如,仿佛一位飒爽豪气的侠客。

能看到梅知这样的一面,确实是她的幸运。

可惜的是,宴会上只有关以桑一个,注意到了梅知眼里溢出的才气。

一曲演奏完毕,参加的客人们忙着饮酒取乐,根本没有注意耳边的盛宴已经结束。

只有关以桑为他鼓掌。

「我此前还从来没听过你弹奏琵琶。」关以桑请梅知到她座位边上来,「有意思,我此前还从来没听过任何人这样弹奏琵琶。」

「大人是夸我?还是贬我?」

关以桑从头上拔下一只玉制的长簪,从桌上递给梅知。

这是前朝才媛李微与王是庵的典故。

王是庵在李微婚礼上演奏,李微一见倾心,却碍于川家与新郎的面子,不能与郎君说话,便将翟冠上的一直珍珠长簪悄悄脱下,从桌下递给了王是庵。

总之是个传奇的故事。

「谢谢夫人。」梅知向她行李。

大人将自己比做王是庵诶!

——他这样想着,倒是完全不气前些日子发生的事情了。

/

关以桑同梅知见面,多数是为了少爷的功课。

偶尔遇上梅知讲解诗文,关以桑也愿意旁听。几次下来,倒是发现两人意气相投,只在一些细小的事情上有些分歧。

有分歧,必然要消除分歧,于是分头寻找己方的证据,又另外约了时间,一同讨论古文历史——

这些会面则完全与两位男孩儿无关了。

毕竟住在一间宅子里,来往方便,梅知与关以桑时常见面,热切地讨论繁星与圆月。

梅知原本并不修习画技,然而关以桑在书法上有大造诣,也乐于为画作题诗款字,梅知想多找她几次,居然让自己练出了不错的水墨丹青。

「有所长进。」关以桑每次都这么说。

能够得到她的夸奖,梅知自然开心。然而关以桑不知道他暗自的心意,以为这只是士子抬高身价的把戏,又总是说些让他不开心的话。

「临安公主应当是喜欢这些东西的,临安君本人也算是工笔的名家。你若是想找贵人做靠山,这本事或许能让她高看你一眼。」

关以桑落下一枚闲章,笑着对他说:「刚刚崭露头角的年轻官娘,大多愿意收藏我的字,以此拉近关系。你以后想将这些作品送出去卖人情,记得别要个亏本的价钱。」

在梅知听来,关以桑的意思,无非还是瞧不起自己的出身。脱离母族又尚未嫁人,无依无靠的男子出卖才艺,与以色侍人的倡家也没什么区别。

但是关以桑的考虑则是完全相反的。

梅知若是真的想成为孟霭那样的士子,光靠出席贵人的宴会是不行的。他需要与足够多的名士交游,互相唱和吹捧,才能挣到自己在人世立足的位置。

然而关以桑也有私心,并不愿意真的放手,将梅知从自己府中送回孟霭的船上。

她也摸不清楚自己的心意。但是她知道两件事,一是她想帮助梅知完成心愿,二是她希望梅知一直留在自己身边。

可笑吧?

关以桑每次提笔为梅知写字,心里都有些忐忑。她并不常为人题字,然而确实想多和梅知见上几面。这些字画可能将梅知从她身边送走,然而为了梅知脸上的笑容,似乎也算值得。

罢了。

除了书房,有时他们也会在夜晚结伴登高,在悦动的火烛边,描绘下目之所及的一切星光。有时提前支开用人,他们也能借着蜡烛,一边讲学读书,一边分享各自偷带的点心。

梅知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一回事。十八岁生日时,在关以桑身边,「年年都与先生共望这轮明月,似乎也让人向往。」

而关以桑的回答是:「嗯。」

/

冬日吹过第一阵北风那日,京城发生了一件大事。

临安公主以烟花为信,勾结肃王兵马,从乡郊马场直入皇城,企图谋逆。

既是「谋逆」而非「篡位」,最后自然是没有成功。皇帝没有将此事公诸于世,对临安公主党的调查,也是全权交由储后秘密进行。

与临安公主有过来往的官员,从事情败露开始,个个提心吊胆,生怕风吹草动。关以桑恪守礼法,向来是储后党,并未参与分毫。可她的恩师却是临安公主最信任的幕僚,因而有了连带的罪名。

在她入狱之后,林家便派人将儿子接了回去,留下一封请和离书。

嫁妆一并收回,府里一下断了进项。关府入不敷出,关以柘请人在花园里修了堵鲍鱼壳的围墙后,便连带着那九株照水梅,将小一半的和安园卖给了救驾有功的李千守备。

只是生活穷苦一些,倒也还好,其他人落井下石的事才可怕。

比如说,太医院那帮势利眼的庸医,没收到足够的出诊金,大雪天里拒绝出诊……

关缣甚至没能等到她出狱。

难啊。

/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