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他之前说没有做官的打算,就他这脾气,哪国的君王能忍住!估计连大头都忍不了。】
第二天一早,姜蓁起了个大早,如约在大殿外头磨面。
磨盘旁边还临时搭建了一个大灶,正烧水蒸着馒头。
大殿门还没开的时候,官员们都三三两两的聚集在外头,以前大家还会闲聊,今天却格外寂静,话都不敢多说几句。
“这一笼馒头,用的都是我磨的面,现在已经熟了,大家尝尝看……”姜蓁一边推磨,一边笑眯眯的招呼大家来吃馒头,显得格外的平易近人。
其余的官员还有些犹豫,赵青竹就第一个凑过来了,“虽然出门前已经用过饭,但还是想尝尝太女亲自磨面蒸出来的馒头有什么不一样。”
赵青竹把冒着热巧的馒头咬了一口,然后大声的赞叹道:“真香!!”
姜蓁推磨的水一顿,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别逼我揍你啊。”
“还生气呢。”赵青竹大言不惭的说道:“我这可是在帮你啊。姜太女威名赫赫,不知道有多少君侯因你而丧命,虽然你每次出手都有一个完美的理由。但理由嘛,谁不会编呢?姜王此时若是想废太女,也能编出无数个理由。那些借口,都是你任性妄为的遮羞布。但现在,你这小磨一推,大家就都知道,太女行为还是有制的,不会乱来。”
姜蓁无语的看了一眼赵青竹,解释道:“我从未做过亏心事,更不会因为一己私欲杀人。”
“人无完人,谁管你私下怎样,只要你在大家眼里是个遵纪守法的好太女就行。”赵青竹一脸无所谓,啃完一个馒头,伸手又拿了一个,嫌弃道:“你这面没筛好,有点粗。”
【这话的意思是,不管阿蓁私下怎么变态,明面上必须公正严明?赵青竹看得还挺开啊?】
【赵青竹这老头做事虽然不地道,但还是有两把刷子在身上的,不然凭他的性格,也活不到现在。】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这话听起来是挺酷,但也能看出来,不受约束的君王,杀伤力有多可怕。】
【大头爸爸是个好君王,阿蓁也是。但谁能保证姜国以后的君王都是仁君呢。咱们先把规矩立好,后世的君王也不会太残暴。】
虽然赵青竹说的有理,但姜蓁却不接受他说法,反驳道:“别说的那么好听,你这么做不是为了我好,是为了维护律法的尊严,也是为了你法家。”
赵青竹的形象是公正严明,不畏强权,但谁知道他私底下是什么样的人呢,说不定还和郭凡一样玩女装呢。
现在重用法家学说就只有卫国和姜国,赵青竹在姜国搅风搅雨,主要还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只是顺带便宜了姜蓁而已。
这种事情没必要争,争也争不出个对错,赵青竹老实的啃着馒头没搭茬,默默的给其他来拿馒头的官员让位置。
大家都是吃了饭再来上朝的,早朝开始的时候,姜蓁准备的馒头还剩下许多。
姜蓁拍了拍袖子上的面粉,对卫蝉吩咐道:“剩下的馒头拿去送给大学里认字的小孩,我进殿上朝。”
她是太女,每天要忙的事情不比姜王少,赵青竹就算坑她,也不会逼着她拉一天的磨,姜蓁只需要在饭点的时候忙活一阵就行。
昨天赵青竹把姜蓁呲了一顿,今天赵青竹终于正常发挥,弹劾了那十家揍他的凶手嫌疑人。而且他不止弹劾了那十个人,而是一次性弹劾了上百人。
“典客和外国豪商私交甚密,贪污受贿……”
“尚书仆射做事不谨,回家之后居然与姬妾闲聊宫中事务……”
“石室令欺压匠人和百姓,随意虐打匠人致死……”
“铁官丞才智平平,不堪大任……”
自赵青竹开始说话,整个朝堂就寂静无声了起来。
赵青竹默背了前面一部分,就从怀里掏出一张写满了的纸,开始照着念。
【赵老头还真够省事的,一次性把状告完了。以后他就没事干了啊。】
【这群人加起来的分量,都不能跟阿蓁比,一次性收拾起来也不费什么劲。】
听到了这些名单,姜蓁缓缓的吐了口浊气,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伸手戳了戳郭凡的后腰,小声的问道:“这些资料你给他的?”
郭凡小声回道:“有一部分是我给的。前两天就给了,谁知道他昨天光针对你去了。”
【哼!今天赵老头终于干实事了!】
在场就姜蓁和郭凡敢开小差,其余大臣都紧张的支棱着耳朵,生怕赵青竹念到自己的名字。
争宠
口干舌燥的念了半个小时,赵青竹才把状告完,对姜王恭敬的说道:“以上官员的名单,我已经写成了奏章,早朝过后,我就呈给王上。”
这个时候,刚刚被念到名字的大臣,就准备站出来替自己辩驳,“臣从未……”
“别说了,这名单上一百多个人,一人说两句,我就没处插嘴来,你们自己去找王上自辩吧。”
他是有多想不开,才会一个人和一百多个人吵架,赵青竹昂起下巴,说道:“新法都议论了几个月了,你们若是放在心上,早就该自查,何至于等到现在。”
真正的聪明人,诸如左相和御使大夫几人,一看苗头不对,就主动的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干净。
无用的门客直接遣散,能力出众的就留下,自己替他们交人头税,家里的奴隶也好好清点过,没有虚报瞒报。
按照姜蓁的说法,人口是国家的财富,奴隶也算在其中,可以惩罚但不能随意打杀,第二年清点人口,交税的时候,无故死去的奴隶,会让主人多交一笔重税。
正是因为奴隶和门客都有相关的严苛律法,所以稍穷一点的贵族,都不敢养大量的仆从,也不敢组织什么射杀奴隶的娱乐活动,这税太高了,他们玩不起。
觉得养太多奴隶麻烦,很多人就把奴隶转卖给了官府。姜蓁是不怕人多的,总能给他们找到活干,所以全都欣然笑纳。
但这个世间能敏锐察觉规则变化的聪明人很少,更多的还是随波逐流,连自己为什么错了都不知道的人。
姜蓁被罚苦役的事,给大家敲响了一个警钟,但时间太短,他们回家自查也查不出什么名堂。
更别说有些事情还不是他们自己做的,是被家人连累的,这更是无从查起了。
他们不知道自己错哪儿了,但赵青竹知道啊,论对新法的熟悉,除了姜蓁,没谁能比得过他,所以这次找茬,赵青竹一找一个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