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也不是。”赵捷闷头浅浅喝了一口酒,他已经逐渐适应了酒的味道:“还是我自己的原因多一些。”
见对方如此,宋同叹了口气:“实不相瞒,我这几个月常去省戏曲学院交流,觉得还是学校的氛围更适合我。”
赵捷没有搭话,听他继续往下说:“我比你年长一岁,马上三十了,在省京剧院演了将近十年的戏,也评上了职称。我想等再过两年就回学校教书育人,家里很支持。”
赵捷怔了一会儿:“行。师兄,你有什么想法就放心去做吧,院里有我,还有比咱们更年轻的演员。”
“干了。”宋同举起酒杯碰了一下他的杯子。
赵捷眼帘低垂,把心中的失落与忧愁尽数掩盖。在即将而立之年的关口上,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老齐、杜誉、宋同还有自家父母这些曾经在生活和事业上给予他巨大帮助的人尽数与他不再能那么亲近。
残忍的时间带来流水一样的世事变迁,这些悉数把他推到台前,让他不得不学着成为别人的前辈和依靠、成为让人放心的顶梁柱,让他就连自己逐渐能做主这件事也做不得主。
人是时间的囚徒,人心最是挣扎,叫人不忍卒读。
没来由的,赵捷不知天高地厚地想:要是有一天人能够突破时间的束缚,那该多好。
酒杯与灯影交错间,他想起了曾经李淑茵对他说过的话:孤独是能把人吞噬的。
半醉半醒之时,赵捷自嘲地笑了起来。
他知道自家父母说得无一错漏,也知道老齐和杜誉对他说的都是肺腑之言,但他仍固执地觉得,自己同样没错。
他突然就想开了:我这一辈子,付出过真心,得到过回报,付出过努力,留下了痕迹,乘兴又尽兴。既然如此,无论需要我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我都觉得不枉在世上年轻一回。
不就是异地吗?不就是这段感情前途未卜吗?我认了,我都认了。
大不了我多努力,争取再过些年也能调到上海。倘若我实在没这个本事,等二十年多后他退休了再让他回遥城养老。
年关将至,赵捷冒着风雪回到家,接到了杜誉的电话。
“我打了三遍你才接通,又加班了?”杜誉问。
“没有。”赵捷笑着,声音低沉:“我和我师兄吃饭来着,喝了点儿酒。你怎么这个时候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