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不良人 第234节(1/2)

<dt css="rd">

&esp;&esp;为了改善生活,张朝觉得可以去村里给乡亲们代写书信赚些外快。

&esp;&esp;不过当张朝把这个建议跟张老爹说了后,却是引起了老人家的满腹狐疑。

&esp;&esp;“你个瓜娃子说个啥?替人代写书信?你不过是跟吴秀才读了几天书,尾巴就要翘到天上去了?”

&esp;&esp;张朝只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十分无奈的解释道:“大,额跟你说件事,你别生气啊。额一直偷偷跟着村里的先生读书,练了一手字,虽然比不了先生,但也勉强够看了。”

&esp;&esp;“可你个瓜怂没有银钱,拿什么跟着先生读书?”

&esp;&esp;张老爹的提问张朝早有准备,眯着眼睛笑道:“大你没发现咱家打的狍子、野兔少了一些么?额拿去送给先生了。”

&esp;&esp;“你个败家瓜娃子,气死额咧!”

&esp;&esp;张老爹闻言却是恍然大悟,随手抄起一根擀面杖就朝张朝的沟子抽去。

&esp;&esp;张朝连忙跳开抱头鼠窜。

&esp;&esp;“大你听额解释啊,额也是为了将来多个出路,总不能跟大你在这深山里打猎一辈子吧?”

&esp;&esp;“你个瓜怂,竟然嫌弃你大了,真是翅膀硬了啊。别跑,额今天就要好好教训你一番!”

&esp;&esp;张老爹却是不为所动,挥舞着一根擀面杖誓要整顿家风。

&esp;&esp;窑洞里就这么大点地方,张朝见躲闪不开遂夺门而逃,张老爹毫不犹豫的跟了上去。

&esp;&esp;老子打儿子天经地义,这小子竟然还敢跑,真是气煞人也!

&esp;&esp;却说父子二人从屋内跑到了屋外,又追逐了百余步皆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

&esp;&esp;二人很有默契的一齐坐在了窑口的大青石上,一向要强的张老爹放下手中的擀面杖叹声道:“你个瓜怂,就真觉得跟着你大打猎丢人?”

&esp;&esp;张朝连忙解释道:“大,额不是这个意思。额就是觉得人活一世,不能窝在这山疙瘩里一辈子。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额想出去看看。”

&esp;&esp;“嗯?”

&esp;&esp;张老爹觉得儿子说的似乎很有道理的样子。

&esp;&esp;“可这村子里的书信都是找先生代写的,你的字是跟先生学的,肯定比不了先生。人家为啥要让你代写书信?”

&esp;&esp;张老爹还是说出了心中的疑问。

&esp;&esp;“额,先生又不一定一直有时间。再说额可以要价低一些么。”

&esp;&esp;张老爹揪了揪下巴上的胡子思忖片刻,终于点了点头。

&esp;&esp;“大,额还有一个请求”

&esp;&esp;见张朝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张老爹一双眼睛瞪得犹如牛铃一般。

&esp;&esp;“你说!”

&esp;&esp;“听说北方蛮子从草原来了,要攻打长安城。最近京畿道的各州县军队都在向长安靠拢。可朝廷似乎觉得军队数量还是不够,所以在大范围的征集募兵。儿子一直跟着您打猎,练就了一手好射艺。儿子想去试一试,据说募兵一个月给二两银子军饷。”

&esp;&esp;好家伙,张老爹听到这里吓了一跳。

&esp;&esp;原来张朝不仅跟着村中的私塾先生偷偷学写字,还动了从戎的心思。

&esp;&esp;如果说替村子里其他人家代写书信张老爹还能够忍受的话,儿子从戎的心愿他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接受。

&esp;&esp;“你在想屁吃。”

&esp;&esp;张老爹啐出一口浓痰,差点吐到了张朝的脚面上。

&esp;&esp;吓得张朝下意识的往后一跳。

&esp;&esp;“额们老张家三代单传,老子花了无数力气才娶到你娘生下你。你现在给老子说你要从军?还一个月二两银子军饷?那个钱是好赚的吗?你可知道那是拿命去换钱啊。戏文里咋子说的,一将功成万骨枯,对,就是这句话。你是要给他人做垫脚石哦。”

&esp;&esp;张老爹气的胸口急剧起伏,就像是一张羊皮筏子。

&esp;&esp;张朝却也是来了脾气道:“总之从军比待在这深山里一直打猎有前途。”

&esp;&esp;“你!”

&esp;&esp;张老爹气的眼冒金星。

&esp;&esp;“额说不许去就是不许去,额是老子还是你个兔崽子是老子?行了,你也不用去替村子里写书信赚钱了,最近老老实实的给额待在家里!”

&esp;&esp;

&esp;&esp;

&esp;&esp;张朝之所以被吸引想要去从军,是因为大周召集募兵给的条件太好了。

&esp;&esp;一个月二两银子军饷,还管饭,换做是谁都想要试一试。

&esp;&esp;事实上,长安附近村子里有不少像张朝这样的少年郎打算借此机会大展宏图。

&esp;&esp;这一切被书院山长看在眼里。

&esp;&esp;“老三,你说说看,大周朝廷征集募兵此举如何?”

&esp;&esp;竹楼之中,俯瞰众生的山长侃侃而谈。

&esp;&esp;侍候在一旁的三弟子龙清泉思索片刻,沉声道:“回禀山长,以弟子愚见,此乃是饮鸩止渴。”

&esp;&esp;“说下去。”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