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都是李瑄的准备和筹备的阶段,他必须有周密的计划,以确保万无一失。
&esp;&esp;这期间,最先从京畿一带,传回一些信息。
&esp;&esp;京兆和关内的大族,对常平新法的内容十分不满。
&esp;&esp;奉天县,一群豪强大族聚集在一起,商议对策。
&esp;&esp;“这李瑄的常平新法,简直是要断了我们的财路,他这样的人不得好死!”
&esp;&esp;一名族长不避讳,对李瑄破口大骂。
&esp;&esp;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esp;&esp;更何况李瑄本就在豪强大族眼中“恶行累累”,是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esp;&esp;哪怕李瑄封王的时候,他们也在私下直呼李瑄的名字。
&esp;&esp;他们借百姓粮食,不是因为仁慈。
&esp;&esp;而是想获得更高的利益。
&esp;&esp;百姓还不起更好,他们可以趁机兼并农民的土地,再用计将他们收为农奴,消失在户口上。
&esp;&esp;“是啊,以往我们在青黄不接时放贷,那利润何等丰厚,每年怎么说也能得到百亩田产,如今被这常平新法搅和了。”
&esp;&esp;又一名族长拍着腿说道,对李瑄充满怨恨。
&esp;&esp;这个匹夫杀豪强就算了,但他们又没有犯法,光明正大的得到土地。
&esp;&esp;这个世界本就是大鱼吃小鱼。
&esp;&esp;贵族就应该尊贵!
&esp;&esp;李氏刚拿下江山的时候,哪有这种严苛的策令。
&esp;&esp;现在想卸磨杀驴吗?
&esp;&esp;“哼,那些贱民都跑去到朝廷的常平粮仓借粮,甚至还会放弃种我们的土地。我们该怎么办?”
&esp;&esp;“可不只是如此,李瑄说不定会用各种各样的阴谋诡计牵连我们。”
&esp;&esp;“不错!这常平新法让我们在奉天县威望大减,百姓也不会再信服我们。”
&esp;&esp;“我等需想想策略,不能让这常平新法继续推行下去。”
&esp;&esp;“可李瑄深得圣人信任,此事怕是不易啊。”
&esp;&esp;“那也不能坐以待毙,我们得联合起来,向官府施压,让官府向朝廷施压。”
&esp;&esp;“对,一定要让朝廷知道这常平新法是卑鄙的小道。”
&esp;&esp;……
&esp;&esp;奉天县的豪强大族,七嘴八舌地议论,无一例外,皆是反对常平新法在奉天县实施。
&esp;&esp;他们一起去见奉天令,请奉天令上奏圣人,收回成命。
&esp;&esp;奉天令、奉天丞、奉天尉等官吏,一个个焦头烂额。
&esp;&esp;他们一出门就被大族堵住,鉴于大族在地方的影响力,他们有时候在县衙不敢出来。
&esp;&esp;地方官吏对李瑄,也非常埋怨。
&esp;&esp;认为李瑄没事找事!
&esp;&esp;上奏让李瑄停止常平新法,奉天令没这个胆子。
&esp;&esp;他只能忍着,观察周围郡县时势。
&esp;&esp;与奉天县类似的地方还有很多,豪强大族们皆向地方官吏施压。
&esp;&esp;聪明的地方官吏,只能强顶着!
&esp;&esp;但一些地方官吏,或者有利益存在的地方官吏,向李隆基上奏。
&esp;&esp;祖宗之法不可变、贸然行法会有难以控制的事情发生、安居可以不需图变之类的的话,层出不穷。
&esp;&esp;在他们的挑唆下,两京一十四道,阡陌尽飞马,一道道奏折密集地飞往长安。
&esp;&esp;在此之前,李瑄也在酝酿对最大政敌李林甫的攻击。
&esp;&esp;长安,永阳坊。
&esp;&esp;还是深巷的小酒馆中,只是今日门开着,杜甫和一众文人士子,继续讨论着长安的事情。
&esp;&esp;常平新法所带来的影响,比想象中的还要大,十来天的争论,从未休止。
&esp;&esp;甚至还有文人士子,因争论的面红耳赤,在青楼上演真男人大战。
&esp;&esp;让此次的争论,更填话题。
&esp;&esp;盛世图变,让保守的文人,反应过于激烈。
&esp;&esp;甚至比那些被侵犯到利益的官吏表现的还要夸张。
&esp;&esp;杜甫正在烦恼如何要到华清宫一带,与李相相见。
&esp;&esp;没有制科及第,已经成为杜甫的遗憾,即便他想成为刀笔吏,也怕李瑄不给他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