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最后被她起名叫金橘的虎崽已经完全习惯了自己的“新家庭”,现在不仅敢敞开了吃肉,敞开了打闹,甚至化身成一张膏药,走到哪里贴到哪里,狩猎都要跟在后面看。
平时吃饱了就是缠着她要玩。
要么是盯着她甩来甩去的尾巴要玩扑蜻蜓,要么是抱着她的脖子要玩摔跤,要么是踩着她的背要玩狩猎游戏。安澜是又觉得可爱又觉得烦。她现在都无师自通了教训小老虎的方法,很多时候只是拍拍爪子或者抖抖皮毛,就能把对方整个掀下去。
要叫它单独留下来估计得是个大工程。
果不其然。
金橘完全无法理解为什么要一个人待着。
每当安澜把它往巢穴里推,它就用爪子使劲勾住地面,推得急了还要嗷嗷叫。
这个年纪的小老虎叫起来就像真正的猫咪一样,软绵绵,惨兮兮,让人感觉谁惹它这么叫就是个超级大坏蛋,可是她也不可能带着六个月大的虎崽去战斗。
更何况,处理掉瓦西里对它百利而无一害。
如同雄狮会杀死其他雄狮的幼崽一样,雄虎也会杀死其他雄虎的幼崽。
金橘并不是安德烈的孩子,它的父亲可能是南边领地的雄虎,碰到性格还算平和的安德烈可能都要出事,如果碰上残暴的瓦西里,十条命都不够它杀。
无论动物还是人类,破坏总是比守护容易的。
要保护幼崽,雌虎必须不错眼地看着它,但要杀死幼崽,只需要一个疏忽的瞬间。
在好几次拉锯后,安澜狠下心。她用最严厉的方式咆哮起来,还威胁性地咬了它的后腿。
金橘终于意识到监护人是认真的。
它老老实实地蹲到了巢穴里。
安澜在领地最北边的树上留下两排抓痕。
她心里记挂着被留下的小猫崽子,紧赶慢赶地跑到了这里。
瓦西里上次被护林员目击就是在这片矮坡,因为靠近领地边缘,加上最近人类活动频繁,虎王安德烈不怎么会巡逻到这里,给了入侵者喘息的机会。
平常要追踪老虎的行迹几乎不可能,但如果对方真受伤了,应该不会走得太远。
这一带属于雄虎的气味还没散尽。
追着气味的指引,安澜朝矮坡上方的针叶林里跑去。她的速度很快,在山间如履平地。就是苦了追在后面的特别小组。观察者们不得频频转移瞭望点,以取得更好的视野,有时还能勉强开车跟上,有时只得取出登山杖来活动筋骨。
在爬上一个陡坡后,虎豹专家马克西姆停下来喘了口气。
马克西姆是柳芭的老朋友,也是从哈巴罗夫斯克就开始追踪逃亡老虎的专家组成员。他从幼年时就跟着父母生活在森林里,研究过许多大猫的习性,同它们像朋友一样相处。
二十年来,他总结出了一套“老虎语言”。
狮虎能成为动物表演首选的原因除了长得雄伟还有性格稳定,应该说,相对稳定。
其中狮比虎还更稳定。
什么样子是高兴了,高兴了会做什么;什么样子是生气了,生气了会做什么;什么样子是害怕了,害怕了会做什么……它们的行动总是有迹可循,鲜少出现像花豹、美洲豹或者远东豹那样突如其来的反常操作。
可是这头名叫娜斯佳的雌虎着实让马克西姆摸不着头脑。
到目前为止,他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理由去解释为什么娜斯佳会收养虎崽,又为什么在收养一段时间后将虎崽丢在巢穴里,自己往领地外面飞奔。
雌虎收养幼崽的举动本身就很罕见了。在这些罕见的举动中,大部分被收养的个体也非常年幼,而且收养者通常处于哺乳期。雌虎朱莉收养母狮萨凡娜时刚刚生下孩子,萨凡娜也不过是五天大。
娜斯佳呢?
别说哺乳,它这会儿都还没到性成熟的年纪。
揣测来揣测去,往哪个方向套都觉得有点不太对劲,虎豹专家马克西姆只好先在笔记本上写下“马戏团生活疑似改变了老虎的习性”,并且在后面加了一个大大的“存疑”,划了几条黑线。
“老兄,你得看看这个。”举着望远镜的同事忽然说道,“老虎往山下走了,我调了下焦距,你猜我在河谷里发现了谁?”
“谁?”马克西姆接过望远镜。
“沙皇陛下。”同事假装脱帽行礼。
这个玩笑让两个摄影师都笑了起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瓦西里也和暴君没什么两样。不过他们只是短促地笑了几声,就被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勾住了心神。
谁都知道两头老虎碰面总要出点什么事,娜斯佳还小,瓦西里不会因为想要交配就放过它。
特别小组怎么也没想到,现在是安澜不想放过瓦西里。
她在下风处嗅到了雄虎的气味,便悄悄接近,在灌木丛里潜伏起来。
吊睛白额大虎正在河边喝水,从蹲下的姿势暂时看不出什么异常,它身上也没有血迹或者明显的伤口。它喝完水,懒洋洋地朝树林挪动,直到行走起来,伤势才初露端倪。
雌虎欧若拉打到的是瓦西里的左前爪。
不知是疼痛难忍还是有器质性损伤,暴君像只三脚猫似的摇摇晃晃跳步走着,显见是一只爪子无法着地。走出几步,大概是烦躁不安,它低声咆哮,同慢转速下的汽车发动机缸也没什么两样。
“瓦西里有麻烦了。”马克西姆断言道。
“说点我不知道的东西。”同事咕哝,“娜斯佳明显是冲着它来的,关键我想不通,瓦西里也没闯进她的领地啊,这几天光在外面打转了,说不定就是看到标记知道这里的雌虎不好惹。能标到三米半高的老虎有几只啊……”他顿了顿,下结论道:“……它们几乎没有交集。”
“其实交集还是有的。”其中一个摄影师提醒,“瓦西里当年杀了虎王安东,娜斯佳是安东的后代。虽然它们好像都没见过面,但说不定老虎有某种冥冥之中的感应呢?”
这句话招来了小组成员的齐齐斜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