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经本就是有这份心思,也不必他们多刺激,说句不好听的,那日被劝住,他都觉得于自己的德行有亏,传出去说不准还要为人耻笑,说他也成了怕死的人。
朱厚照其实早就和皇帝提过,
这次抓人、杀人,名分很足,动作很快,朝臣几乎来不及反应,一刀挥下去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来不及反应,更来不及阻止,但引起波澜是一定的了。
因为皇帝很久没杀大臣了。
可他还是没想到,周经周大人来乾清宫的时候,整个人气得头发都要炸起来一样。刘、李、谢三位阁老也失去了往日轻松的感觉。
搞得,朱厚照都觉得周大人应该是带着棺材来的,毕竟这种事他们真的做得出来。
弘治皇帝见这个老头如此气势汹汹,下意识的咽了口唾沫。
“臣!周经参见陛下、太子殿下!”周大人讲话有些喊,听着也中气十足。
“爱卿有何事?!”
周经啪啪两个头一磕,直接就说:“陛下!臣听说以前的圣君治国,都是求治国之正道,而非求御人之奇术。今有工部左侍郎曾奇等人,或纵容家属谋财害命,或胆大妄为侵夺民田。幸我的大明圣天子在朝,为民除害,感天动地。然,似此不忠不义之臣,但有查实,旨到而其身灭,何故设局而诛……”
朱厚照听他后面讲了老长一大段,怎么越听越像是说自己?
乾清宫的激烈
朱厚照大约知道,文臣是会有反应的。
这是一种感觉,如果杀人的是朱棣,他就不会有这种感觉,但谁叫这是弘治呢?
乾清宫的暖阁里,
大明朝最重要的阁老重臣跪了一地,然而主角却是户部尚书周经。
老人家痛心疾首说了半天,朱厚照终于明白了。
他们说出口的一切理由都可以用两个字概括——急了。
估摸着是被他这几次搞的心里实在难受,用句老话讲,叫由奢入俭难,以前当弘治的臣子那真是‘奢’。后世史学家也有严厉批评明孝宗在臣子面前过于懦弱的。现在则不一样了。
“……陛下,自古以来,君臣猜忌而能盛世的时候很少,君臣相得而致天下破败的也很少。臣,惟愿陛下,明察!”
朱厚照竖着耳朵把周大人最后的几句话听完整,听完都有些不敢相信,竟然能找到这种角度!
他拳头都暗暗握紧了,
他早就和弘治说过,这帮人其实没那么坏,他们心中也有自己的正义和道理,但是就很欺负人,天天盯着皇帝。
这还太平盛世呢,要是哪边出什么乱子,指不定又说皇上哪边没按圣人明君的做法去做了。
弘治皇帝本就烦周经,听他讲这么些,脑袋瓜子也嗡嗡的,就问道:“周爱卿说的君臣猜忌是什么?是朕不该查办那些夺了田的臣子?”
耿直的周大人回道:“陛下当然应该查办他们!”
“那朕不是这么做了吗?”
“臣的意思是,陛下心中早有决断……却非要等程……”
“启禀皇上,”李东阳生怕这些‘胆大包天’的家伙,说出什么皇上你利用了程敏政这种大不敬的话来,便赶紧开口找补着说:“周尚书历来都是心直口快之人,且易怒易躁,这些陛下也都是知晓的。周大人的意思是……”
“李阁老。”朱厚照很讨厌这些人在君前相互打掩护,这是什么意思?联合起来忽悠吗?
官官相护背后搞搞就算了,当着面还如此。
“臣在。”李东阳对着太子施礼。
“周大人的话,你便让周大人说完。父皇是仁德之君,你又担心什么?”
李东阳一愣,
像是这种突然顶他们一下的行为或话语,以前的弘治从来不说,也从来不做。
“是。”
“周大人你讲吧。”
周经是海瑞一般的人物,那也是没怕过死的。
说就说!
他奶奶的,那天就被拦下来,憋了两夜都快把他给憋死了!
“陛下!臣并非说不应处置那几名贪官,但陛下自登基以来,何时像今日这般重重的处置过犯错的大臣?而且抓人不过一夜,审案不过两日便结案杀人,叫天下为之一惊。恰逢岐王、雍王之事,陛下这样做,难道不会让人觉得是借此而泄私愤吗?陛下这样有失于堂堂正正的君子之道,长此以往会使得君臣相疑,朝局动乱!”
弘治皇帝便是听过重话,但他毕竟还是皇帝,哪里见过有人这样直愣愣的说他有失君子之道的?!
一时间,他人都惊了,抬起胳膊颤抖般的指向周经,“你,你放肆!”
朱厚照看他脸色涨得通红,都有些担心他气出什么好歹,赶紧出言劝道:“父皇息怒!父皇息怒!”
砰砰!
周经对着地就磕起了头,“臣与陛下的君臣名分已定,臣对陛下自是衷心耿耿,若不是忧虑过甚,是万万不该在君父面前有此言论!臣之罪,万死难赎,只求陛下能收拢算计之心,行治国之大道!”
“还在说!难道朕办了几个贪官,这也不该吗?”弘治皇帝厉声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