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2/2)

告诉它们,这片领地从今天开始就有了一个新的主人。

【30000营养液加更】

护林员在第一时间就发现了标记变动,但直到半个月后才目击到这块领地的新主人。

当时在场一起目击的共有五人,分别是两位护林员,柳芭女士和两位专家组成员。

从哈巴罗夫斯克追来的专家组为了老虎逃亡事件已经在保护区里住了两个多月了,他们抱着一线希望进行了几次密集搜索,希望这头被人类养大的老虎还在某个地方好好地活着。

他们没法不担心。

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踪迹只有那头马鹿。

逃亡老虎有基本的狩猎能力给了专家组一点安慰,但这点安慰在目击者声称老虎进了山之后就消失无踪了。保护区里生活着几百头东北虎,还有各种各样的其他捕食者,更危险的是,因为难以追踪,人类甚至帮不上什么忙。

它要怎么活下去呢?

两个月了毫无踪迹,是不是已经出事了呢?

抱着这样的想法,专家组在进行最后一次搜索时是非常悲观的。

他们闷声不响地完成了标记测量和脚印追踪记录,本打算就这么带着遗留的问号下山,就是在下山途中,一位护林员忽然停住脚步。

“你们看!”他惊讶地说,“那是……马戏团的老虎吗?”

专家们立刻扭头去看。

透过树与树之间的空隙,他们都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几百米外在河谷中喝水的大老虎。

这头东北虎体型虽然极为可观,但脸颊边并没有白色槟毛,脑袋相对于身体来说也显得娇小。当它喝完水转身时,通过望远镜还能清晰地观察到它头上的纹路。两眼间的黑色斑纹又细又密,全然不显得粗犷,几乎能够肯定是头雌性。

“是她!”一个专家激动地说,“看脸型就是她!”

两个护林员比他还激动,差点没把小册子翻烂。

他们用手指一项一项地划着,讨论着最近观察到的新标记,以及根据这些标记推测出的领主体型。原本大家还以为保护区里异军突起了一头大体型雌虎,谁能想到竟然是从人类世界跑出来的老虎在这里混出了名堂。

简直是不可思议。

能够独自狩猎,独自生存,甚至赢得领地,逃亡老虎突破了研究学者的想象极限。

这种事过去没有发生过,在日益严格的管制下,在新保护法案的监督下,将来也不会再发生了。

护林员很是拍了些近照,并把其中较清晰的几张透露给了记者。

“马戏团老虎逃脱事件”随着照片的曝光又上了社交热词,连俄罗斯国家电视台都在制作老虎归林特别节目,他们调出了有记录的表演片段,又请来专家分析食谱和训练与它在野外的表现是否存在必然联系,一时间把气氛炒得沸沸扬扬。

除开这些严肃内容,电视台还准备了一些较为娱乐化的内容。

在面向年轻人的社交平台vk上,账号运营者发起了一场命名投票。

因为讨论度高,这场投票也得到了网民的踊跃参与。

一周后,投票结果出炉。

被最多人赞同的名字是“阿纳斯塔西娅”。

这个名字在俄罗斯并不少见,是许多父母给女儿命名时的第一选择。它还拥有几个变体,即“娜斯佳”和由此引申出的昵称“娜斯佳奇卡”。

尽管“阿纳斯塔西娅”并不特殊,但从网民的评论来看,他们选择这个名字是看中了它代表着的一个十分美丽的寓意——

“重生”。

或者说“复活”。

人们希望这头从小就被失去父母、被偷卖到马戏团里长大的雌虎可以通过这场逃亡成功地回归自然,从此再也不必通过大量训练和表演来换取食物,也不必再在狭窄的笼舍里度过余生。

对哈巴罗夫斯克市来说,老虎逃跑的那天可能是场噩梦;对偷猎者来说,老虎逃跑的那天可能是报应不爽;但对老虎自己来说,那一天是个不折不扣的复活日。

“阿纳斯塔西娅”这个名字在vk上挂了好几天。

因为它的圆满,人们也骤然记起了另一个命运类似的存在——

被交易到马戏团的小老虎。

根据盗猎团伙的供述,当时雌虎外出狩猎,留下四只幼崽在巢穴里。他们本想将这些幼崽一网打尽,没想到护林员提前交班,所以只来得及带走了离巢探索的一只。

在马戏团出事后,这只幼崽被立刻转移到了保护中心,接受治疗和喂养。

但人们不能一直把它养在房间里。

不管参考俄罗斯境内过去发生过的案例,还是参考华国境内黑省吉省都曾有过的案例,小虎圈养只会越来越难放归,尽早让它回归自然才是最佳选择。

前提是雌虎还在。

这只小老虎被抓到时大概三个月大,现在满打满算也就是五六个月大,完全没有独立生存能力。要想在野外生存下去,它只能依靠父亲或母亲的保护。

于是护林员们加班加点,仔细考察盗猎团伙供出来的作案区域。

他们很快有了令人兴奋的发现。

这片区域根据记载是属于一头带崽雌虎的,无论带崽时间还是幼崽数量都对得上,在近两三天的观测中也发现了大量雌虎和小虎出没的踪迹,不仅有清晰的脚印、新鲜的粪便、死去没多久的猎物,还有挂在标记点上的脱落毛发。

小老虎的母亲应该还活着。